【摘 要】
:
沈阳师范大学不但在校园重建、资产移植方面在全国首开先河,被称为"沈师模式",而且在如何盘活有形与无形资产、以存量吸引增量、集社会之力办好高校方面,再创奇迹.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建设中,很多高等学校都根据自身的特点做出了新的尝试并取得了好的效果。而沈阳师范大学的特点在于她在整个改革过程中的敏锐超前性、综合整体性和持续发展性。她能敏锐超前地判断自身的境况、抓住机遇、通过校园置换与重建使一个濒于绝境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阳师范大学不但在校园重建、资产移植方面在全国首开先河,被称为"沈师模式",而且在如何盘活有形与无形资产、以存量吸引增量、集社会之力办好高校方面,再创奇迹.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建设中,很多高等学校都根据自身的特点做出了新的尝试并取得了好的效果。而沈阳师范大学的特点在于她在整个改革过程中的敏锐超前性、综合整体性和持续发展性。她能敏锐超前地判断自身的境况、抓住机遇、通过校园置换与重建使一个濒于绝境的学校在短短的几年之内发展成为具有很大潜力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学科的开放式大学。在校区和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上,具有相当的超前意识,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的精髓。在改革的进程中,她不断推进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和工作创新。她不仅仅致力于校园的扩建和进行校园文化的营造等整体性的全方位改革,还采取了多种形式、多种门类、巧妙地吸引了各种社会力量联合办学。她的持续发展性则表现为她在学校“软件”或内涵发展方面的决心和举措—她以海纳百川的气概,致力于人才的团队引进、全力搭建与国际接轨的学术平台、重视学科的建设与更新、狠抓本校师资队伍的培训、勇于办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昂扬向上不断作为。
其他文献
(一)"未老先富"是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特殊产物,人口老龄化超前出现带来的许多问题,都是我国所特有的.(1)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农村人口比重大,几亿农民的养老只能由家庭承担;(2)我们正处在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变革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3)亿万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经商,给老年人生活增添了困难.医疗设施缺乏,保障制度滞后,都对农村养老产生不利影响;(4)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但文化技术素质不高.经济
老年法把"老有所乐"立在法律之中,意义重大.它和其它的几个"老有"一样,代表着老年人的切身权益.落实老有所乐,对保全家和谐和社会和谐,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老年人的生理组织器官趋向老化,抵抗力下降,容易产生失衡感觉,又由于改革开放的冲激,子女忙于工作,容易产生孤独的感觉;加之,我们在工作中,尚未将老有所乐,同其它几个"老有"有机的联动起来,容易产生失落的感觉.所有这些确是值
家庭养老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和法律规范.本文就新农村建设中的家庭养老问题,结合我省的实际进行了论述和探讨:(一)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念好家庭赡养"这本经",着重指出家庭是人们生活的港湾和情感的归宿,农村以家庭养老为主,符合我国的传统和国情,符合老年人的生活习惯惯和心理、精神需要.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并不意味着政府和社会可以将养老工作置之度外.恰恰相反,政府和社会都应积极为家庭养老创造有利条件.如湖
人的幸福与否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由心理因素决定的.曾记得弥尔顿在《朱乐园》里有两句名言:"意识本身可以把地狱造就成天堂,也可以把天堂折腾成地狱".如果心里充满阳光,你就会永远看不到阴影,苹果电脑创办人乔布斯在对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生的演讲中,说他一身遭到三次厄运都能逢凶化吉,让他感悟最深的两句话是:"常保求智若渴","常存虚怀若谷".公元1914年,一场大火把67岁的发明家爱迪生的实验室化为灰烬,
福建省自4月9日至20日分三组,对全省9个设区市贯彻落实省"两办"2004(7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教育工作的意见》进行了调研检查.调研显示表明:经济的发展为老年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老年教育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资源整合、存量调整是解决老年大学场所问题的有效途径;因地制宜,加强领导是老年大学班子建设的重要原则;老年教育是一项新兴事业,需要不断探索提高,不断规范发展.加强指导,抓好
1991年,联合国第46届大会通过的《联合国老年人原则》,内容包括老年人独立、参与、照顾、自我充实和尊严五个方面,鼓励各国政府将这些原则纳入本国国家方案.笔者仅就维护老年人人格尊严问题抒以拙见.一、老年人不堪人格受侮,难忍心灵之痛老年人这一弱势群体,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乃至全社会的重视,在维护老年人权益上,《宪法》、《民法》、《婚姻法》、《继承法》、《刑法》、《行政法》及诸多地方性法规,都对老年人的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网络以其自身的特点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想方式的改变.这种态势正在对老年群体生活产生影响.网络促进了老年人与社会的沟通;减轻了老年群体的失落感;改善了生存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为老年群体"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搭建了宽广的平台;加速了老年群体社会化进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老年人能否分享社会科技发展的成果,成为衡量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远离老年的科技发展,是不完整
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因素很多,但心理因素、社会因素比生理因素影响大得多,如失落感、孤独感、抑郁感等.要使老年人达到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必须重视研究老年期心理锻炼,使其达到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心理状态,能促进人体内分泌更多有益的激素、酶或乙酰胆碱等,这些物质能把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增强肌体的抗病力.而紧张、抑郁、焦虑、悲伤、愤怒等不良心情又会引起人体免疫力的降低
如何充分发挥老年大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这是一个新的课题.一、要充分认识到发挥老年大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作用的重要性.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地位,构建健全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他所讲的"全体社会成员",就包含着老年人在内,而他所讲的"构建健全的教育体系",这毫无疑问地也包含着办老年大
侗族是我国古老少数民族之一,为将本民族无文字记载的历史、文化、道德等等,按原貌形成昨天的文字记录,成为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导向,许多侗族老年学者潜心参与笔耕研究,成果丰硕.在历史上,为弄清本民族历史原貌而研究.为填补侗族历史无文字记载的空白,1979年由向零分管,张民任组长,廖耀南、吴永清等编写的《侗族简史》,于1985年问世.1992年,由冼光位主编,莫虚光等主审的《侗族通览》于1995年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