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采用体外合成的干扰RNA,经鼻腔途径局部给药,观察变应性鼻炎小鼠的临床表现及其骨髓、外周血及鼻腔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CCR3及其颗粒蛋白mRNA的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6~8周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PBS治疗对照组,siRNA治疗对照组和CCR3siRNA治疗组,每组6只.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致敏激发建立变应性鼻炎(AR)模型,CCR3siRNA治疗组激发
【机 构】
: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江西省肿瘤医院头颈一科
【出 处】
:
中华医学会2014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采用体外合成的干扰RNA,经鼻腔途径局部给药,观察变应性鼻炎小鼠的临床表现及其骨髓、外周血及鼻腔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CCR3及其颗粒蛋白mRNA的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6~8周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PBS治疗对照组,siRNA治疗对照组和CCR3siRNA治疗组,每组6只.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致敏激发建立变应性鼻炎(AR)模型,CCR3siRNA治疗组激发前经鼻给予CCR3siRNA,应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分别检测小鼠骨髓、外周血及鼻腔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CCR3及嗜酸性粒细胞颗粒蛋白-主要碱性蛋白(MBP)、阳离子蛋白(ECP)、过氧化物酶(EPO)的mRNA表达水平.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黄帝内经》"治未病"理论在变应性鼻炎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角度阐述治未病理论在变应性鼻炎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方法.结果 目前治未病开展项目较多,临床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有一定作用.
目的 研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rapamycin target protein,mTOR)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B, VEGFB)在鼻息肉(nasal polyps,NP)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mTOR/VEGF信号转导通路在鼻息肉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2013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
目的 初步探索开展鼻内镜下额窦DrafⅢ手术.方法 术前认真检查鼻窦CT,300鼻内镜翻过来用,额窦底部鼻中隔上段约1.5 cm高位造孔后,相对于鼻腔外侧壁鼻丘的平面,以耳电钻磨除额窦底残存的鼻中隔骨及部分软骨,继续向上磨除额窦底直至暴露额窦腔,扩大去除额窦底壁,小心清除额窦内病变,用额窦探针小心寻找到额窦自然开口,向额窦自然开口方向继续扩大磨除额窦底,使额窦与鼻腔相通,去除额窦中隔,使两侧额窦相
目的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来源于中胚层的多能干细胞,MSCs作为肿瘤微环境的重要成分,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微粒是一种可由多种细胞类型释放的膜小泡,其中选择性地包裹了细胞膜和细胞质中的生物活性成分,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的交流.本研究旨在探讨源自MSCs的微粒对鼻咽癌发生发展的影响.
目的 Notch信号通路是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且高度保守的信号通路,可影响发育过程中多种细胞的分化、增殖和凋亡,在细胞命运的决定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许多研究证实Notch信号通路是参与调控纤毛上皮细胞中纤毛形成的主要通路之一.我们推测,Notch通路有可能通过影响鼻粘膜纤毛的形成从而导致鼻窦炎的发生.
目的 探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在伴有鼻中隔偏曲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于2010年7月-2011年3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并住院的鼻中隔偏曲患者1 18例,其中52例为单纯鼻中隔偏曲;66例为伴有鼻中隔偏曲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所有病例均经专科医师询问病史、查体及鼻窦CT确诊并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所有患者入院后常规查血常规,记录其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比较两组患者术前
目的 分析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方法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1 41人,分为慢性鼻·鼻窦炎组63人和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组78人.入选对象进一步明确有无合并支气管哮喘.根据鼻窦炎不同病变范围、鼻息肉不同分级及肺功能改变程度,分别对两组患者合并支气管哮喘时与鼻窦疾病的关系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目的 探讨单侧先天性后鼻孔闭锁鼻内镜下经鼻中隔径路成形术的手术方式及其优点,报道相关病例.方法 单侧先天性后鼻孔闭锁患者3例,一、开放闭锁面造孔:鼻内镜下经鼻中隔左侧切口进入鼻中隔腔,尽可能游离双侧鼻中隔粘软骨膜、粘骨膜及闭锁侧鼻底和闭锁面的粘骨膜,在患侧鼻中隔腔内以电钻由内向外,由上向下磨除闭锁的骨质,并磨除鼻中隔后端部分骨质,尽可能保留各部分粘骨膜.
目的 观察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腺样体切除术、经口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与传统腺样体铲除术手术疗效及对咽鼓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诊断为腺样体肥大且不合并中耳炎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腺样体切除术,经口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及传统腺样体铲除术,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疗效及并发症情况,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分别检测咽鼓管功能.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联合柯·陆氏双径路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9例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采取单纯鼻内窥镜下清除病灶,观察组35采用鼻内窥镜联合柯-陆氏双径路手术治疗,术中、术后均用氟康唑注射液进行彻底冲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69例患者术后病理组织确诊为真菌感染,两组在疗效上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88.57%,对照组治愈率为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