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盆地煤层气井高聚能电脉冲技术应用效果

来源 :2012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1017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沁水盆地煤层气开发的现状,分析了制约煤层气井高产的地质因素与工艺技术因素。高聚能电脉冲增产技术具有多种优点,借鉴其在常规油气开发中的成功经验,对沁水盆地四种典型煤层气井进行了现场试验,通过对比电脉冲试验前后煤层气井的产水量和产气量数据,探讨了电脉冲技术对煤层气井的解堵增产效果;分析电脉冲技术在煤层气井的应用与在常规油气井的应用存在的差异,提出了电脉冲技术在煤层气井应用的局限性以及适用范围。对煤层气规模开发中的低产井二次改造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由于煤层基质系统和裂隙系统中的压力分布规律不同,基质与裂隙之间的窜流作用十分明显。基于煤层气的赋存和运移规律,以拟稳态扩散模型为基础,针对基质向裂隙系统的扩散,结合
会议
  由于煤层气项目投资回收相对较慢,不确定因素多,投资风险相对较大;而传统的经济合理井网密度公式不适用于煤层气开发的实际情况。本文以沁水为例,应用数值模拟结合经济评价方
张嘉谋(1874.5.14—1941.8.5)字中孚,自号梅溪钓徒,南阳人。早年就学于开封明道书院,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被选拔为贡生,考中河南乡试举人。曾主讲于陕州三门书院及淅川丹江
  我国鄂尔多斯盆地煤层气储层基本呈"三低"特征,即低压、低渗透率和低饱和度,并且在开发过程中,叠加了煤、气、水三相物质之间由于压力和应力条件变化而带来的储层物性变化和
会议
髓外浆细胞瘤(extramedullary plasmacytoma,EMP)是一种少见的浆细胞肿瘤,仅占全身浆细胞瘤的1%~2%,可发生于任何髓外组织或器官,约80%患者发生于上呼吸道,常见于鼻腔鼻窦、鼻
  基于沁水盆地南部潘河地区煤层气地质特征以及PH01井和PH02井排采资料,结合COMET3储层模拟软件,对两口井进行历史拟合和制度优化.结果表明,当PH01井初始最大产水量为3m3/d时
会议
  对多煤层发育地区实施直井分层压裂、合层排采工艺技术是降低煤层气开发成本、提高产能的重要举措之一。研究多层合采煤层气井产能动态特征和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会议
  我国目前在利用水平井进行煤层气开采时,裸眼完井是最主要的完井方式。但裸眼完井容易导致煤粉产出、煤层坍塌,造成井眼堵塞,严重制约了水平井优势的发挥。基于煤层气水平井
  注入/压降测试作为获取煤储层参数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年来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施工设计不合理、现场操作不规范、模型选择不正确等问题,使得测试结果往往偏离真实值。
  在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中,取得气藏压力、渗透率、边界情况等对制定开采方案起着重要作用,其渗透率是勘探选区评价、开发方案编制、产量配置等的依据。根据以往试井结果,我国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