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寄生虫small non-coding RNA转录组研究
【机 构】
:
吉林大学人兽共患病研究所
【出 处】
:
2010人类病原微生物基因组学专题会议
【发表日期】
:
2010年4期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分折高能量创伤所致的髋臼骨折在髋臼骨折浮动分型系统中的分布,介绍髋臼骨折浮动分类系统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多中心研究的方法,利用髋臼骨折浮动分类系统,对1997年3月至2009年5月期间我国三个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506例髋臼骨折进行分析.结果:按骨盆髋臼整体概念进行统计,A、B、C类骨折分别为185例、224例、97例;按头臼功能系统概念进行统计,506例髋臼骨折中,合并股骨头
目的:探讨拇指脱套离断伤的临床特点,再植适应证及术后疗效。方法:脱套性离断拇指再植27例28指,其中Ⅰ型不带末节指骨19指,Ⅱ带末节指骨9指,特殊型:以上两种两种类型伴有不同程度的近节指骨骨折6指。结果:再植拇指顺利成活25指。发生动脉危象3指经探查后均成活,发生静脉危象5指,经探查成活2指,探查无效3指。成活拇指经过8个月~2年随访功能及外形恢复良好。
会议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技术在腕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腕部疾病中的应用。方法:用腕关节镜及小型创削器在腕背桡腕关节和腕中关节入路,腕关节牵引下,镜下探查并用刨削器及器械清理、修整病灶组织。结果:治疗8例腕部疾病,其中优5例,良2例,可1例,差0例。全部病例手术顺利,无并发症。结论:腕关节镜技术为诊断和治疗腕部疾病,尤其是疑难性腕部痛,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微创治疗方法,值得发展和推广。
目的:临床上开放性腕关节骨折脱位少见,观察一期近排腕骨切除术(proximal row carpectomy,PRC)后腕关节的影像学资料、握力和腕关节活动度。方法:对1例严重腕关节骨折脱位患者病史进行分析及文献复习。患者行1期清创后PRC手术,术后随访观察腕关节活动度,握力以及X片检查。结果:本例随访时间为11月,术后随访时无疼痛。尚未发生桡腕关节退变。腕活动度屈伸75°,尺桡偏29°,分别为健
目的:总结IM型Fixion系统膨胀自锁髓内钉治疗简单四肢中段骨干骨折经验,分析其优缺点,扩展对骨折的治疗方式。方法:2008年12月至2009年9月15例简单四肢中段骨干骨折病例采用IM型膨胀髓内钉治疗,全部均为新鲜创伤性骨折,男12例,女3例,19 ~66岁,肱骨4例,股骨6例,胫骨5例,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透视时间、移位幅度等。
目的:探讨应用骨折复位器联合MIPPO技术植入长的锁定钢板内固定在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特别是复杂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至2008年12月,我们采用复位器辅助复位结合MIPPO技术植入LCP或LISS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32例,术后下肢行CPM功能锻炼,观察术后软组织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6个月,平均13.7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对间2.8~4.
目的:足、踝部损伤在创伤流行病学属高损伤区,因局部软组织少,损伤后较容易发生组织缺损、骨外露,伴有踝关节开放损伤、胫骨下端皮肤坏死、内固定钢板外露等处理上较困难.本文探讨足及踝关节周围组织缺损、骨外露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转位修复的修复方法.方法:本组25例,男21例,女4例;均属足跟、踝部软组织缺损、骨外露、钢板外露及关节感染等.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根据创面的不同切取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受伤机制、分型及治疗特点。方法:对11例胫骨平台后髁骨折详细询问受伤经过,采用后外(内)侧切口手术治疗,观察手术操作的可行性及骨折愈合后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参照Merchantetal评分法,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优10例,良1例。结论:受伤时膝关节多处于屈曲位,股骨髁与胫骨平台后侧面相接触,作用于胫骨平台后髁,导致后髁骨折,对胫骨平台后髁骨折采用后外(内)侧切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