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积极心理品质是通过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反映出来的一组积极的人格特质,是青少年运动员成长发展的重要资源。本研究旨在收集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积极心理品质数据,对常模团体进行分类,为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的积极心理品质建立常模,完善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积极心理品质的测评系统。研究方法:使用殷小川等编制的《青少年运动员积极心理品质问卷》,对我国六大地区的21所体育运动学校或专业运动队中从事竞技运动的11-18岁青少年运动员施测,共回收有效问卷2539份。研究结果:(1)随机抽取400份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发现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青少年运动员积极心理品质问卷同质性信度为0.927,分半信度为0.904;运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对问卷的结构效度进行验证,模型各拟合指标基本符合要求:GFI、AGFI、NFI、CFI、IFI的值分别为0.917、0.904、0.876、0.907、0.908,RMSEA的值为0.045;积极心理品质总量表与各个分量表的相关系数在0.61-0.85之间,为中高度相关,各个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29至0.49之间,属于中等偏低相关,表明青少年运动员积极心理品质总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2)依据各地区人口数比例随机抽取1388例样本制订全国常模。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的积极心理品质在性别和年龄因素上差异不显著;在运动项目上差异显著,体能主导项目的运动员,其积极心理品质总分、意志维度和仁爱维度均显著高于技能主导项目的运动员。本研究建立了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积极心理品质的运动项目常模。研究结论:(1)《青少年运动员积极心理品质问卷》信效度良好,适用于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积极心理品质的测量与评估。(2)本研究制订的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积极心理品质常模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