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江湾机场的生物多样性

来源 :第六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j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上海市区东北角(杨浦区)、黄浦江南侧的原江湾机场,其土地利用方式折射了上海城市自然生态系统演化的轨迹:从典型的长江三角洲湿地,到农业用地,到军用机场。近十多年来,由于机场的停用、弃置和强烈的人为干扰的撤离,原先遗留在该地域内的自然生境得到了恢复。地表水的返回促进了池塘、漫滩和次生沼泽的形成,水泥跑道成了长满水生植物的季节性湿地,各类湿地占调查面积的50%。自然演替在原有的人工生境和大面积的荒野中进行,包括草、灌、乔、藤在内的大量上海地域性植被得以恢复。许多常见、少见甚至尚未记录的动物在此栖息,这里成了上海地区野生动物的庇护所。终止于2003年底的不完全生物多样性调查,共记录了该地区850余种野生生物,其中维管束植物230余种,兽类9种,鸟类114种,爬行类12种,两栖类5种,鱼类18种,昆虫359种,其他无脊椎动物100余种,其中包括一些国家级保护物种,如野大豆、小灵猫、赤腹鹰等。正处于生态恢复中的江湾机场,其半自然生境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上海城市的生态建设提供了自然资源及恢复模式。遵循自然演替的规律,使用好这些与土地共存的、可更新、可持续的自然资源,是新江湾城生态港建设的关键所在。江湾机场恢复的不仅仅是一个区域的自然生态,它还为科学研究、公众教育提供机会,具综合的社会生态效益。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