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也要刷刷“存在感”--谈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互联网+”的融合创新

来源 :江苏省2017文化遗产日主题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互联网时代,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也要适应时代,与科技元素结合,不断提升自己的存在状态,创新传承功能,重新定位文化遗产和大众的关系,让文化遗产这样的古老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科学技术和谐同步,形成文物遗产保护传承与"互联网+"的融合创新.
其他文献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方式与手段,公共图书馆通过各种阅读推广活动,使更多的公众利用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进行阅读活动.当前随着新媒体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与普及,公众阅读环境与阅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公共图书馆传统的阅读推广活动难以激发公众的阅读兴趣,在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如何顺应时代发展,采取有效阅读推广策略,引导公众更好地利用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进行阅读,是当前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应当重视研究
社会合作是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方法.2008年,由中国图书馆学会七届四次理事会通过的《图书馆服务宣言》第七条写道:图书馆与一切关心图书馆事业的组织和个人真诚合作.图书馆欢迎社会各界通过资助、捐赠、媒体宣传、志愿者活动等各种方式,参与图书馆建设.起草者之一的范并思教授将此条解读为:图书馆不应该是封闭的实体,应该让外界通过资助、媒体宣传等各种各样的形式,参与到图书馆建设中,图书馆对此应该表
一直以来,公共图书馆作为城市第三空间,在推动城市文化繁荣、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数字化时代发展,移动通信技术快速发展和无线网络的大规模覆盖,社会化网络环境已具有一定规模,市民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日趋多样化,移动图书馆服务应运而生,其方便快捷的服务模式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越来越受到图书馆用户的喜爱,同时用户的感受和需求又为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升提出了新的
范并思教授在《阅读推广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问题分析》中指出图书馆阅读推广的重点人群包括:因为缺乏阅读意愿不愿意使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进行阅读的人;因为文化程度较低,图书馆利用技能或信息技能不足,或受到经济社会环境限制不善于利用图书馆资源与服务进行阅读的人;因为残障、疾患、体衰等原因无法方便地进入图书馆阅读普通书刊的人:因年龄太小或太老无法正常利用图书馆.无论从阅读意愿,还是利用图书馆的技能与方式等角
济南市图书馆加快总分馆体系建设,推广通借通还服务、建设总分馆监控平台、推动特色分馆建设、打造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建立济南市图书馆手机图书馆对于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具有积极的作用,是图书馆参与治堵治霆顺势而为、主动作为的积极行动,是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重要抓手,值得研究和借鉴。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社区图书馆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它可以保障居住其中的所有人都能就近获取公共图
特色馆藏是指图书馆在长期构建馆藏的过程中,本馆馆藏中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内容稀缺或在某一主题上能形成一定规模且结构体系比较完整的、具有自己独特风格和优势的且单独存藏的文献资源.特色馆藏既是图书馆最具特色的优势文献资源,同时也是整个馆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图书馆馆藏质量的体现和重要表现方式,是一个图书馆区别于其他图书馆的最具标识性的记忆符号.
图书馆是一种文化载体,展示着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软实力。城市图书馆在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今天,保存、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的作用日益突出,已逐步成为促进中国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具有自身特点的文献资源收藏体系,建设保障体系,创新服务方式,宣传优秀文化,发展图书馆事业,使图书馆在提升城市文化魅力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口述历史,即以口述的方式将当事人记忆中关于某个历史时期、某个历史事件、自己或他人的某种经历以笔录、录音、录像等现代技术记录方式记录下来的一项工作.作为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述史料为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带来了新的视野、新的方法和新的趋势,在为创造与充实地方文献馆藏、建设馆藏特色专题资料库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传统村落的文物保护,首先应放在一个宏观的视野中去考察,应将文物保护放在大的时代背景中去考察.对传统村落的文物保护,应当重拾传统内在秩序,对其进行批判性地继承和发扬,融入新的时代因素.重塑与改造传统村落的宗法秩序,同时也要注重对传统村落外在秩序的尊重与重构.新农村建设及其城市化浪潮的吸引,使得大量传统村落沦为空心村和老龄村,应根据每类传统村落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度规划、合理区分,为传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