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功能化介孔材料在吸附检测重金属离子中的应用研究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功能材料与纳米器件事业部,宁波315201
【出 处】
:
第十三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
【发表日期】
:
2013年11期
其他文献
研究了稀土Tb3+离子与阿魏酸配合物体系的荧光特性,表面活性剂SDB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加入可使体系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由此建立了高灵敏测定阿魏酸药物的分析方法.用1 cm石英比色池在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36和545 nm处测定其荧光强度;阿魏酸在1×10-8~4×10-6 mol/L浓度范围内与体系的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f= 22.59c+ 36.075,相关系数r=0.
环己烷选择氧化制备环己醇和环己酮是石油化学工业中一个重要的反应.一方面该反应是合成尼龙6和尼龙66的主要原料,另一方面对于深化对碳氢化合物活化的认识具有显著的理论意义.Si07@ Au对此反应有较好的活性,但Au与Si0,作用弱,在其表面易流动,发生聚集,从而使活性下降,通过对其包覆制备得Si07@ Au@ Si02,有效改善了此现象,使Si02@ Au催化活性明显提高.基于环己烷的疏水性及产物环
研究人员发现在机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实际工作环境中(高温、氧化还原气氛交替),贵金属铈基催化剂存在再分散过程(大的贵金属纳米粒子分解变小的过程),其有效阻止的烧结,大大提高了催化剂使用寿命.本文以Pt/Ce01体系为研究对象,探索暴露不同晶面的Ce01载体纳米晶(纳米棒110+111,纳米立方体100,纳米八面体111)上的Pt再分散过程,并以CO氧化作为探针反应.活性测试发现,纳米棒负载的Pt催化剂
稀土发光材料因其优异的发光性能在激光器,LED,生物成像等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尤其是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具有发光颜色丰富、穿透力强、低毒和细胞损伤小等优点,因而在生物应用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然而,通常稀土发光材料的量子效率并不高,尤其是上转换材料,有时甚至低于百分之一。过低的量子效率会使其在发光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这对于生物应用来说是极其不利的。为了克服这一问题,制备高质量的稀土纳米晶以及通过合理
以苯乙炔苯酐(4 - PEPA)为封端剂,二酐选取2,3,3,4一二苯醚四甲酸二酐(3,4- ODPA),引入l,3-双(3-氨基苯氧基)苯(1,3,3- APB),3,4一二氨基二苯醚(3,4- ODA)以等比例合成了分子量为750g/mol热固性聚酰亚胺树脂低聚物.结果表明:固化后,该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达到358℃,5%热失重温度( T5%)为541℃,280℃恒温两小时黏度变化范围
PVDF具有优异的耐候、耐紫外光辐照性能,具备紫外可见光屏蔽能力的PVDF薄膜是多层复合膜理想的保护层材料.首先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PMMA-g-Ti02核壳粒子,再由溶液涂膜法制备了平均厚度20 μm的PVDF/PMMA-g-Ti02复合膜.使用FTIR、XRD、DSC、SEM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研究了复合膜的结构、结晶行为、热稳定性以及紫外可见光屏蔽能力.结果表明,Ti01含量为1
Noble metal nanostructures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recently and have led to a variety of research fields ranging from ultrasensitive ( bio) sensing,nanomedicine to nanophotonics and solar cells
Nanopore technology as such an emerging research area attracts most attentions of scientists and chemists recently.These nanopores are successfully used as sensors to monitor ion currents and forces v
本文采用“grafting through”方法使具有一定1,2-结构含量的聚丁二烯与乙烯/丙烯原位共聚制备了乙烯-丙烯-聚丁二烯共聚物( EPR-g-PBD).采用DSC、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同步辐射小角X射线散射( SAXS)对所得的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BD链段和乙丙链段(E-P)处于微相分离状态,PBD分散相尺寸在13.5 nm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