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5年,物质文化研究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不仅关乎乌兹别克斯坦人民,而且关系到全世界。考古学家在撒马尔罕古城阿夫拉西亚卜挖掘出一个宫殿建筑群,其中有关于前阿拉伯时代的壁画(公元前7世纪),多彩的叙事壁画装饰着撒马尔罕首领方形大厅的四面墙壁。这一发现在考古界引起了轰动,同时迅速引来了全世界的关注。随着阿夫拉西亚卜壁画的发掘进程,保护委员会也建立起来,其目的在于采取一些保护壁画的紧急措施。在当时,乌兹别克斯坦还没有壁画修复的专家,也没有保护和修复大篇幅壁画的方法。乌兹别克斯坦考古研究所的化工技术研究部门二十年来一直将工作重点放在对阿夫拉西亚卜壁画的保护和修复上。这幅壁画被用专业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加固。这些壁画中有一部分未被加固。该实验室对未加固的这一部分壁画进行了修复,并把该部分和之前的壁画拼接为一体。其加固支撑体是表面覆盖着粗麻布带有木框的泡沫板,在1984-1985年,我们在阿夫拉西亚卜博物馆中央大厅壁画的加固方案正好和之前的方案一致。根据壁画的构成和绘制质量来看,在中亚地区著名的壁画遗址中,阿夫拉西亚卜这一系列壁画有着独一无二的风格。由其绘画风格可以看出,艺术家们的灵感有的来自于中国的丝绸绘画艺术上的一些样式,还有的则吸收了当地古代-罗马写实艺术的特色。阿夫拉西亚卜壁画产生于7世纪,它不仅是不同国家的绘画技法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最佳体现,同时也是盛世丝绸之路的象征。20世纪80年代对该壁画采取了整套的修复措施,但是,目前状况还是令人担忧。2009至2012年,来自法国的杰拉尔丁·弗雷和马丽娜·列乌托娃(乌兹别克斯坦)在对壁画进行例行检查的过程中发现,该壁画损坏严重,而且状况越来越糟,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在过去的四年中,杰拉尔丁·弗雷先后引进了修复考古壁画的新方法,该方法已被运用于撒马尔罕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修复实验室中的室内的修复作业。这种修复方法已成功被应用于黑汗王朝时代的壁画修复。说到壁画的碎片拼接,过去的方法是利用泡沫铝材料来进行处理。欧洲近几十年来都采用该技术对考古壁画进行修复,这种材料有许多优点:重量轻,耐用,不易老化,同时还具有完全可还原性。此外,碎片可以很容易地拼接到一起,并牢固地固定在任何结构上。在对阿夫拉西亚卜壁画的修复中正是采用该材料取代了过时的聚氨酯,色彩鲜艳的聚合物涂层被完全清除。一开始我们就对壁画进行了专业的安全的测试和研究,以确保壁画修复所采用方法的精准性。正是由于采用了这种新的壁画修复方法,阿夫拉西亚卜壁画特有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得以长久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