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冬奥会开幕式记载着时代变化的烙印,解读着奥运精神的真谛,蕴含着人类对运动美、视觉美的无限遐想与追求。从常规的仪式到精彩的文艺展演,从简朴的燃起火盆到智慧凝结的圣火点燃,从军事化的庄严入场到欢快欣愉的挥手致敬,每一丝变化都是记录时代发展的细微脉搏和人类智慧的高度结晶。所以,分析冬奥会开幕式仪式文化的变迁规律,探索其仪式发展的理念创新,从而对冬奥会开幕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研究方法与对象运用文献查询、影像分析、对比归纳等研究方法,以冬奥会开幕式文化的演变过程为研究对象,述评冬奥会开幕式的渊源与发展历程,挖掘冬奥会开幕式当中文艺展演的目的与创意,列举入场仪式体现国家形象的基本要素,以及"人与方式"在点火仪式中角色与理念定位,以期梳理出冬奥会开幕式文化演变的脉络特征。研究结果以时间为主线将冬奥会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即:正名与规范阶段(1924-1952)、转型与创新阶段(1956-1988)、多元与突破阶段(1992-至今);冬奥会文艺展演经历了从无至有的过程。形式上的肃穆传统与唯美开放,理念上的程序定势与多元创新,使展演的目的由单一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既具体又鲜明;冬奥会开幕式的入场式是各国运动健儿共同拉开冬奥竞技舞台的序幕,以代表队的服装与器物、队列与行为作为展示本国民族气质与竞技英姿的基本要素;冬奥会圣火点燃仪式寓意鲜明,"人与方式"的抉择成为历届盛典最具猜测力的"视觉符号"。职业特征、性别特征、量化特征成为冬奥会主火炬手角色定位的三大特征;以"世纪之交"这一时间点作为冬奥会点火仪式的理念跨界似乎显得头重脚轻,但对称并不一定完美,因为历史仍在继续;近四届冬奥会在视觉创意层面引领了冬奥会点火理念的新趋势:科技充当主角,艺术演绎崇高,同一目标多重内涵,但神圣仍为准绳。研究结论冬奥会开幕式如同世界性的文化"熔炉",在记录冬奥会竞技体育辉煌的同时,凝集着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精髓,让多种文化、多种形式、多种理念在此汇聚与融合。冬季奥运会的历史虽不及夏季奥运会古老而深邃,但冬奥会的文化同样在续写着奥运历史的空白,散发着奥林匹克艺术的耀眼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