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生代昆虫和脊椎动物的关系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08
【出 处】
: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
【发表日期】
:
2015年3期
其他文献
黄铁矿化是布尔吉斯页岩型化石生物群中一种非常普遍的矿化方式,前人已经对布尔吉斯页岩型化石保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就其中黄铁矿化的限制因素却鲜有研究。蓝田生物群产自于华南埃迪卡拉纪蓝田组中下部的黑色页岩中,其中不仅含有大量的底栖宏体藻类化石,还保存有高度黄铁矿化的球状丘尔藻化石和部分黄铁矿化的椭球状丘尔藻化石。
Cloudina 是埃迪卡拉纪晚期全球分布的一类锥管状化石。由于它具有广泛的古地理分布,对于埃迪卡拉系的划分和对比具有重要作用。因此,Cloudina 是埃迪卡拉纪的重要标准化石。
在过去的4000 年里,全世界记录有2341 次海啸事件(截止到2001 AD),平均每10 年有50 余次海啸事件发生,地史时期发生海啸的频率应该比现在更加频繁,但地质记录却极为有限。辽宁兴城地区处于燕山裂陷槽东段,中元古界地层较为发育,大红峪组底部保存了极为难得且罕见的古海啸岩,可能是目前华北克拉通已知最古老的海啸事件报道。
我国山西五台地区古元古代滹沱群保存大量光面无明显纹饰、单细胞有机壁微体化石,碳化强烈乃至石墨化。应用微区红外光谱技术与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分析了疑源类个体的有机结构和组成。
关于刺细胞动物水母超纲中水螅体和水母体孰先孰后的起源的争论至今已有百年之久。陕南寒武系宽川铺组产大量磷酸盐化的水母化石为这一问题带来新的线索。
金鲁剖面位于西藏南部乃东县泽当镇金鲁村南面,野外考察中可以观察到剖面最南面是一套厚约30m 厚的蛇纹石化超基性岩,由南向北共有5 套层状硅质岩出露,分别为中厚-薄层绿色、暗灰色硅质岩,厚约14 m;灰绿色表面风化为褐色的硅质岩夹泥页岩厚,约15.5 m;薄—中厚层彩色条带状硅质岩,厚约20.5 m;黄色泥页岩中夹黑色硅质岩,厚约5 m 和灰绿色硅质岩夹泥页岩,厚约18 m.
四川盆地南部重庆合川炭坝剖面须家河组中发现丰富的孢粉化石,共计73 属150 种,其中包括蕨类植物孢子41 属89 种,裸子植物花粉29 属56 种,苔藓植物孢子1 属3 种,藻类化石2 属2 种。
最早的蜥蜴化石出现在二叠纪末期(Robinson,1967;Carroll,1988),侏罗纪是蜥蜴的分化和辐射的关键时期(Estes,1983;Estes et al.,1988).而石龙子亚目是蜥蜴类四个主要类群(亚目)中属种分异程度最高的一个亚目,包括超过2300 多个现生种(Uetz et al.,2012).
伪长花蚤科(Artematopodidae)隶属于鞘翅目叩甲总科(Elateroidea),为叩甲总科中一个较小的原始类群,已描述9 属,约70 个现生种。伪长花蚤化石记录较为稀少,仅发现于始新世波罗的海琥珀中(2 属7 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