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过敏性咳嗽是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之一,其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多数伴有过敏性鼻炎,严重影响了患儿的生活质量,给患儿及家属带来了极大的精神伤害和经济负担.王雪峰教授对本病的诊治经验颇丰,且有独到见解,临证时多从肺风论治,通过界定肺风的内涵、外延,探讨肺风的产生基础,提出邪引伏风、肺失宣肃及伏风伤津、肺失濡养的新病机特点.总结伏风犯肺证的临床特点,明确其证科学基础,确立了祛风止咳宣肃肺气及御风
【出 处】
: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34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暨2017年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交流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敏性咳嗽是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之一,其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多数伴有过敏性鼻炎,严重影响了患儿的生活质量,给患儿及家属带来了极大的精神伤害和经济负担.王雪峰教授对本病的诊治经验颇丰,且有独到见解,临证时多从肺风论治,通过界定肺风的内涵、外延,探讨肺风的产生基础,提出邪引伏风、肺失宣肃及伏风伤津、肺失濡养的新病机特点.总结伏风犯肺证的临床特点,明确其证科学基础,确立了祛风止咳宣肃肺气及御风防咳濡养肺津的治疗原则,完善了适寒温,畅情志,节饮食的调护法则.
其他文献
乳蛾作为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因其起病急,病情重,变证多,易反复发作,受到医家的广泛关注.自拟双解透脓散治疗小儿烂乳蛾,临床运用疗效显著.
小儿湿疹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湿疹主要与湿邪有关,湿可蕴热,发为湿热之证,久之湿则伤脾,热则伤阴血,病久血癖,而致虚实夹杂之证。急性湿疹多见湿热之证,慢性湿疹多为虚实夹杂之证。治疗急性湿疹时以清热利湿,疏风养血润燥为主,对病程久及慢性湿疹需要加强活血化癖及健脾药物的应用。
膏方,又称"煎膏"、"膏滋",是最古老的方剂剂型之一,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膏方立意在于平调、缓图、长效,利用药物的偏胜之性,来纠正人体阴阳气血的不平衡,以求"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目的.在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形成过程中,"天人相应"的思想曾产生重大的影响,人需顺应自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自然规律.四时之气,春为发陈,夏为蕃秀,主疏泄也;秋为荣平,冬为闭藏,主收摄也.膏
咳嗽是儿科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小儿咳嗽是中医的病证名.祖国医学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外感、内伤诸因均易伤肺而致咳嗽.外感寒、热、燥等表邪,侵入犯肺,肺气上逆;内有食滞,脾困生湿生痰,痰湿蕴积,肺气失宣;素体虚弱,久咳伤津,虚火上炎,更灼肺阴,肾不纳气而生.成都地区地处四川盆地,气候潮湿,外湿自存,小儿脾常不足,消化功能薄弱,若喂养乳食不当,或嗜食生冷饮食,导致脾失健运,水湿停聚而湿热中阻。脾失健运,饮食
血小板减少紫癜的中医辨证以血热、阴虚及气血两虚多见。根据中医“肾主骨、生髓”,“气为血帅”及“凡治血者,必先以祛癖为要”的理论,制定了以益气补肾活血为主的基本方。结果表明以益气补肾活血法为主根据不同辨证类型予以加减,对血小板减少紫癜急性及慢性型均可得到较好疗效,对应用激素后减量或停用的病例,加中药治疗可巩固疗效,避免反复,治愈病例停药后随访疗效也巩固。
“和法”,为中医八法之一,其有“和缓,和解,调和,疏通,平衡”等特点.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有易于感触,易于传变,稍呆则滞,稍重则伤的病理特点.因此,临床中导师注重以“和”为本的治疗原则,在临床常用和解少阳、调和营卫、开膜达原等和法来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等病,常用方有小柴胡汤、桂枝汤、柴胡达原饮等.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所致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属于中医“温病”范畴,目前西医治疗效果欠佳,导师崔霞运用中医理论,认为本病“瘀热”是关键,强调辨识患儿体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内治与外治兼用,疗效显著.
鼻鼽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中医药治疗具有优势,安效先主任治疗该病,以法统方,根据辨证或一法单用,或多法合进,同时强调要注意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灵活加减用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目的:总结韩新民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小儿叹气的临证思路和效验方药.方法:通过跟随韩新民教授临诊,记录并分析相关医案,从典型病例总结归纳韩新民教授诊治小儿叹气的临证思路和效验方药.结果:韩新民教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认为叹气患儿多为虚实夹杂之证,脾肺气虚、胸阳不振,兼挟有痰浊实邪,对证施治之时,以通阳益气、豁痰散结、活血化瘀为基本治法,运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常常能收到很好疗效.结论:韩新民教授治疗小儿叹气的
原晓风教授提出小儿过敏性紫癜三焦辨证法诊治、三期分治、从肺论治等相关理论,收效显著,本文总结原晓风教授提出的三焦辨证法之广阔内涵,尤其是三焦辨证法涵盖中医天地人三才理论,内因、外因等三因理论,及上焦治气,中焦调血,下焦益髓添精等多维辨证论治理论于一体,深入学习三焦辨证的精髓,有助于中医儿科医生以此法来诊治多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