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打是一项运用踢、打、摔等攻防技法制服对方的徒手对抗性项目,在比赛过程中具有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有氧供能为辅的供能特点,要求运动员短时间内有很强的速度和力量,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无氧爆发能力。本研究旨在不影响运动员身体机能及运动能力正常发挥的前提下科学地控制体重,研究散打运动员降重训练期间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监控机能状态变化的规律以及对运动能力的影响。1研究对象及方法1.1研究对象以湖北省散打运动员9男,共10个级别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男运动员年龄21.1±2.3岁,身高175.4±10.9cm,体重69.1±11.2kg。1.2研究方法 1.2.1制定降控体重措施根据不同级别运动员制定减重范围和对应方案,其中包括缓降体重的步骤、饮食调整和要求。在赛前一周内对于没有达到理想体重级别的队员要求快速降重,除饮食调整外,还应适当控制饮水量。1.2.2生理生化、运动能力指标监测为了监测运动员减重期间的机能状态,了解训练负荷和恢复情况,保证系统训练及减重计划的顺利进行,在降重前、降重第一阶段、第二阶段、赛前的周一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生理指标:身体成分,生化指标:HB、Bun、CK、T,无氧功,最大摄氧量。检测均在清晨空腹,无运动条件下进行。2.结果与讨论2.1男子运动员降控体重的身体成分指标变化身体成分指标显示,男子运动员降重第一阶段的体脂百分比、身体脂肪含量、内脏脂肪含量、躯干脂肪含量比降重前明显下降(p<0.05),降重第一阶段身体脂肪量、皮下脂肪含量比降重前明显下降(p<0.01),第二阶段体脂百分比、内脏脂肪面积均值分别从16.5±3.94%、46.4±12.49明显下降到第三阶段的13.78±2.06%、44.25±7.45(p<0.01)。2.2降重过程中运动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男运动员的血红蛋白第一阶段与降重前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其他阶段差异不明显。男运动员的血尿素第一阶段与降重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他阶段差异不明显。运动员的肌酸激酶在第一、第二阶段呈升高趋势,部分队员高于临床正常值,但各阶段肌酸激酶测试值与降重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男运动员的血睾酮在降重期间的变化均在正常值范围内,其趋势为第一、二阶段出现下降,赛前有所回升,在第一、二阶段与降重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赛前与降重前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2.3降重过程中运动能力指标的变化情况在降重期间对散打运动员进行了有氧能力和无氧能力的测试,降重期与降重前相比无氧功率,最大摄氧量,相对最大摄氧量都有所下降,第一阶段降体重百分比为6.3%与降重前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阶段降体重百分比小于5%,与降重前比无显著性差异,赛前相对最大摄氧量,通气量和通气阈值比降重前有所提升,但无显著差异。4.研究.结论 1、赛前根据运动员的不同参赛级别和个性特征制定控重措施,降体重百分比控制在1-5%以内,降重期间以缓降体重为主,如果临赛前还未达到理想体重可采用速降体重法。采用生理、生化指标的监测,确保运动员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对内分泌功能、免疫能力、心血管功能均不产生明显影响,达到理想体重和体脂百分比。2、本研究中降体重百分比超过6%,对于运动员的无氧功率和最大摄氧量都有所下降,因此,降控体重过程要科学设计,保证赛前训练计划的实施,在达到目标体重的同时,保证运动能力,提高比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