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教师形象指在一定历史文化背景下,大众对于教师角色行为、职业特点和职业社会职能所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固而概括的总体评价与整体印象。教师形象折射出时代和社会对教师的期望,也反映了特定的教育理念与价值追求。对教师形象进行研究,是新时代的召唤,也是学界的使命。由于体育课程的技术化和操作性,使得体育学科被重视的程度不够,体育教师常常被边缘化。在一段时期,有关体育教师形象的负面报道层出不穷,体育教师形象不太被看好。进入新时代,国家对体育事业也来越重视,党和国家对体育教师赋予了更多的使命和责任,社会对于体育教师的形象也产生了新的期待。那么在我国的公共话语下,体育教师的形象集中在哪些主题?是积极还是消极?如何进行呈现?基于此,立足于我国当前社会中体育教师形象,从新闻框架理论视角对公共话语文本进行分析,借助内容分析、话语分析和文本挖掘工具,描述和剖析体育教师的形象和塑造的方式,对于未来体育教师形象的塑造和我国体育教师的发展,都有着较高的意义和价值。研究方法:1.理论基础。本文采用新闻框架理论对体育教师形象的媒体报道进行分析和探讨,进一步的了解体育教师媒体形象问题。媒体框架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宏观层面主要回答"这是什么",即有关新闻主题的问题;中观层面包括主要新闻事件的内容,整个新闻事件的进程、结果和影响,对新闻事件的评价和态度;微观层面研究者关注的是新闻报道的语言和修辞,用什么语气来叙述事件的过程。2.数据收集。本研究以"体育教师"和"体育老师"作为关键词,对2010-2020年三类媒体的相关报道进行样本收集。其中官方媒体选择了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光明日报,地方媒体选择了《新京报》、《新民晚报》、《浙江日报》、《大河报》、《羊城晚报》,自媒体选择新浪微博作为采样对象,共收集到官方媒体报道2753篇,地方媒体报道1640篇,自媒体报道751篇和文后可见的用户评论635条。3.资料分析。本研究对于在宏观层面对应的媒体的关注度和主题,以及中观层面的媒体评价和态度,采用内容分析法,借助Python文本挖掘工具进行分析;而微观层面的语义结构和语境分析则采用话语分析法进行探讨。研究结果:1.宏观层面:关注度逐步提高,报道主题多元。通过对2010-2020年中三类媒体新闻报道整合数量的统计,关于涉及体育教师新闻报道的数量总体上升,其中2010-2016年间三类媒体报道体育教师有关报道处于稳定增长状态,在2017、2019年出现了两次大幅度的增长。"弘扬精神类"和"榜样楷模类"报道是媒体报道重点聚焦领域。除了积极方面的报道,"缺乏素养""刻板印象类""娱乐资讯类"报道也有较大比例。2.中观层面:报道内容偏向正面话题,受众态度受媒体影响。从不同媒体公共话语内容倾向性来看,官方媒体表达正面话题的报道最多,占48.21%。而地方媒体更多的是社会对于国家政策的关注与当地发生的事件,报道内容多用中立客观语气,但正面话题还是占据上风。分析结果发现,积极正面报道中大部分提到体育教师的优良品德,自身都有很高的职业认同感。自媒体受商业经济、个人偏好、追求高点击率等因素的影响,是三类媒体报道中负面报道呈现最多的媒体;微博评论中,正面评价体育教师的公众占优势,但批评话语影响力更大,评论的点赞人数较多,但具体评论的倾向性与文章的观点有关。公众认知的体育教师形象很大程度上容易受媒体报道和文章观点的引导。3.微观层面:突出"情绪化"形象,强化排比修辞。为了追求收视率和点击量,新闻媒体在报道新闻时会迎合受众的普遍口味,有意识地强化体育教师"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刻板印象,标题中会有"!""?",无论是反问还是设问的形式,都增强了标题的整体情感色彩。在体育教师的诸多报道中,文风犀利,修饰多用排比修辞以达到强化的效果,从而"生动"地描述了事件的情景和作者的情绪。研究结论:1.随着党和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重视程度的提高和各项政策的推动,官方媒体、地方媒体和自媒体对体育老师形象关注程度不断攀升,其中"弘扬精神类"和"榜样楷模类"报道是媒体报道重点聚焦领域,"缺乏素养"、"暴力行为"等主题依然存在。2.三种媒体对体育教师形象的报道倾向性比较分散,但都倾向积极。而自媒体在三类媒体中负面报道最多,占比例也最高,同时自媒体大众评论的倾向性与媒体报道的倾向性呈现出了相同的趋势,这说明公众认知的体育教师形象与媒体报道的倾向性关联密切。3.对于体育教师的形象,新闻媒体为了博取大众人群的关注,在语言描述上突出情绪化表达,以唤起受众的情感。在当前公众对体育的深层价值认识不足的情况下,这种修辞方式很容易形成体育教师职业道德低、个人能力差等负面形象。4.由于社会大众长期以来形成的对体育老师固有的刻板印象,"体育老师能当班主任?""你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吧!"仍是媒体热议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