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对流系统中对流云合并的观测研究*

来源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i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雷达组网资料以及LAPS中尺度再分析系统,对2009年6月14日在河南、安徽等地引发冰雹大风天气的两个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形成演变过程中的对流云合并现象进行观测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整个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形成经历了多尺度、多阶段的合并过程;不论是单体间的合并还是对流系统间的合并,合并过程单体之间下沉气流激发出的新生积云塔起到重要的作用,新生单体通过“回波桥”与老单体相连从而完成合并过程。LAPS中尺度再分析系统的结果说明层结不稳定、中尺度辐合和垂直风切变是强对流系统形成过程中对流云合并的重要条件。
其他文献
大气的垂直运动速度是大气的一项基本参数,是气象学研究和业务应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但其很难直接测量。风廓线雷达的出现,为直接测量大气的垂直速度提供了一个新途径。本文介绍了风廓线雷达获取大气垂直速度的两种方法-垂直波束直接测量法和对称斜波束间接计算法;对风廓线雷达获取大气垂直速度的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利用两个独立垂直波束的测量计算了风廓线雷达垂直速度测量的随机误差;讨论分析了风廓线雷达垂直速度数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对2008年7月22-23日河南省的一次暴雨、大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做了较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这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是西南涡;反射率图上,“列车”效应使影响地区的降水不仅强度大,而且持续时间长;速度场上,强降水时段与“牛眼”结构完美存在时段对应较好;风廓线图上,强烈的西南暖湿气流叠加在东北干冷气流之上加大了垂直切变,十分有利于暴雨的发生发展,“
本文对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SA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较为典型的系统网络病毒、RDA主机、RDA信号处理PSP板、发射机固态放大器A4、脉冲形成器A5、发射机灯丝电源、以及天线动态等故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归纳出雷达查排故障的一些思路与方法,为今后广大雷达操作、维护人员在遇到类似故障现象时,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帮助,少走弯路。
介绍了自动气象站风速传感器现场校准设备EB-10E型风速校验仪的拨码盘数码(以下简称拨码数)计算方法。
本文简介了风廓线雷达的探测原理及应用,并通过分析2008年8月14日发生在青岛的一次局地暴雨的风廓线雷达资料,总结其在这次过程中的特征发现:风廓线雷达数据对局地暴雨的中尺度特征有着比较好的体现,风廓线雷达资料反映了在这次局地暴雨过程中超低空急流,低空急流,高空急流的存在和配置关系,从而为短时临近预报的精细化提供实况和理论上的支持,进而达到提高短时临近预报、特别是对危险天气预报的准确率的目的。
通过对肥城市市中心旧址与市郊新址2007年1-7月对比观测期间两地地温的分析,发现旧址与新址存在明显的不同,除地面温度两地无明显差异外,浅层、深层地温市中心要比市郊要高,另外,由于两地环境差异,市中心存在“城市地温限幅效应”。该效应存在“冬季最为明显,春季次之,夏季最小”,以及“夜间强,白天弱”的特点。经检验,两地差异显著,迁站前后的纪录不适合合并统计。对两地做相关性分析,发现市中心与市郊两站1-
近年来随着气象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各种自动气象探测设备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各气象台站,如何对这些探测设备自动采集的探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剔除异常数据,是气象部门做好公共服务和专业服务的重要基石。本文主要通过对相邻区域的多个自动探测设备相同要素的探测数据的纵向(相邻日期的相同时间)和横向(连续的时间)的变化趋势,结合与之对应的变化差值的数学期望和标准偏差的分析,来进行自动气象探测设备的数据质量控制
本文根据对一起雷击灾害现场实地勘查的结果,结合山东省闪电定位系统、多普勒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micaps资料和FY2C卫星云图等多种气象资料,综合分析了2008年6月29日发生在济南市遥墙镇新码头村的雷电灾害事故,得出直接雷击和跨步电压是导致此次雷击事故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雷电防护措施和建议。山东省闪电定位系统能够提供闪电发生的准确时间、地点和雷电流强度等重要参数,通过常规气象资料对灾害性天气发生
本文应用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资料、地面沙尘暴探测资料、卫星云图及micaps资料,对2009年4月23日发生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一次大风、扬沙及沙尘暴天气过程进行了连续的监测和分析。认为:在造成大面积沙尘天气之前,动力、热力条件和系统结构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沙尘暴发生区域为上升运动大值区,并与雷达产品风廓线中的高空垂直切变相对应。天气图表现为蒙古冷涡影响,整层环流呈经向型,蒙古冷涡及强烈锋区东
本文汇总了早期出厂的舟山CINRAD/SB发生过的所有故障。简述了这些故障的元件或芯片级排障过程。分析了这些故障的产生原因和发生故障的单元分布、故障发生的时间分布。得出结论:只要在设计、生产、安装和调试所有环节中,全面提高工艺水平,就能大幅度提升我国大型电子设备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