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面孔加工优势(Self-face processing advantage)表现为个体识别自我面孔的速度显著快于识别他人面孔的速度。自我面孔加工优势不仅反映了内隐的自我积极偏向,更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前人研究发现,自我概念威胁、社会评价威胁和死亡凸显威胁均可破坏个体的自我面孔加工优势,却忽视了自然场景对自我面孔加工优势的影响。自然场景所携带的威胁性信息(如蛇)具有重要的生存价值,所以考察自然场景威胁对自我面孔加工优势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另外,威胁信息对自我面孔加工优势的影响发生在内隐加工还是外显加工中还处于争议之中,考察自然场景威胁对自我面孔加工优势的影响发生在内隐加工还是外显加工中有利于厘清以往研究的争议。因此,本研究采用内隐和外显两种自我面孔加工范式探讨自然场景对自我面孔加工优势的影响。四十名右利手且从未做过类似实验的被试完成了内隐和外显自我面孔加工任务(任务顺序在被试间匹配)。自然场景包括负性和中性两种,而目标面孔包括自己、朋友和陌生人的面孔,目标面孔被随机放置于自然场景图片中的四个固定位置。内隐范式中被试任务为判断目标面孔的朝向,而外显范式中被试任务为判断目标面孔的熟悉程度。实验结果显示,在内隐加工任务中,被试对负性场景中的自我面孔的反应显著慢于对中性场景中的自我面孔的反应,但对朋友和陌生人面孔的反应没有发现负性和中性场景间的差异;负性场景中的自我面孔加工优势(识别朋友面孔的反应时减去识别自我面孔的反应时)显著小于中性场景中的自我面孔加工优势,且负性场景图片的唤醒度越高,负性场景中的自我面孔加工优势越小;然而在外显加工任务中,无论是负性场景还是中性场景中,被试对自我面孔的反应速度都显著快于对他人面孔的反应速度,没有发现负性场景的抑制效应。本研究结果表明,负性场景威胁可以破坏个体的自我面孔加工优势,但只可破坏个体的内隐自我面孔加工优势,却不影响外显的自我面孔加工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