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彩棉1号的选育初报

来源 :中国棉花学会2004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iming336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多次杂交和定向选择于1999年选育出产量高、品质好的绿色棉新品系绿89.绿89于2004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湘彩棉1号.湘彩棉1号的子棉产量为湘杂棉2号的89.1﹪,皮棉产量为湘杂棉2号的69.7﹪,单铃重4.9﹪,衣分31.27﹪,纤维长度28.9mm,比强度18.7cN·tex<-1>,麦克隆值3.2,抗枯萎耐黄萎.
其他文献
本文在通报了2001年巴州棉花生产创下了本州植棉史上面积、单产和总产的最高记录后,同时指出了存在的与加入WTO后不相适应的一些问题.在对策建议中提出了要加强WTO知识的学习,以法治种,尽快结束品种"多、乱、杂"的局在,在品种布局、栽培技术、籽板采收和皮棉加工过程中要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彻底淘汰纤维品质较差且不抗病的原主栽品种军棉一号,从风险棉区退出棉花种植.
针对山东棉花生产现状,分析了入世后对该省棉花产业的影响;客观评价了山东棉花产业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适应入世要求,提高山东棉花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棉花生产信息化的开发和服务是国家"十五"优质棉生产基地科技产业化服务项目的重要任务.项目组于2002年5月调查了苏、冀、鲁、豫、鄂、川、新、陕、湘、辽、甘等12个省区700多户,获得大量最新的一手资料,分析了全国棉花生产、纺织工业、消费、配额和价格等.
本文介绍了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的现状,分析了当前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中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在新形势下存在的新问题,提出了应做好的几项工作.
本文介绍了我国棉花流通体制的改革进程.分析了世界棉花产销形势和国外主要棉花贸易国的情况,并就坚持开放市场,迎接入世挑战提出了两方面的参与.
同其它主要农作物一样,栽培陆地棉的遗传多样性已经远远小于其原始物种,遗传基础的狭窄已成为限制棉花育种突破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创造和利用新的种质、拓展栽培陆地棉的基因库具有深远的意义.现有的基因工程技术尚不足以转移相对复杂和多样化的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远缘杂交中的连锁累赘使得外源基因定向转移的效率十分低下.基因组研究可以作为开发利用存在于野生的和栽培海岛棉种质库中的遗传潜能的有力工具.分子连锁图谱和Q
从已育成棉花的品种类型等方面简述了育种现状以及棉花育种研究必须适应棉纺工业的发展需求.针对我国加入WTO,原棉市场竞争激烈的现实,提出了在未来的棉花育种中,加强优质细绒棉、中长绒棉、长绒棉、超级长绒棉的选育,加快棉花品种的推广,走产业化道路,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棉花经济.
研究了棉铃发育期弱光胁迫对3个棉花品种棉铃生长及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光照强度下降,棉花单株结铃数降低,棉铃最终生长量(K)、相对增长速率(B)、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G)都随之下降,棉铃干物质积累期(D)延长,单铃棉子数、铃壳重、棉子重和纤维重降低.光照强度下降对棉铃各组分干物重积累总量影响最大的是粒重,其次是纤维重,对铃壳重影响最小.相对光照强度每下降10﹪,棉铃各组分干物重分配率的变化为
采用NCII设计,4个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棉花品种与8个转相同的双抗虫基因(Cry1Ac和API)棉花变异系及受体品种冀合321进行杂交组配;对36个组合的F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转基因变异系所配制的大多数组合的皮棉产量和子棉产量的竞争优势明显,具有竞争优势的组合的比率分别达到86.1﹪和80.6﹪;皮棉产量和子棉产量的平均优势分别为17.2﹪和7.9﹪,衣分、铃重和单株铃数
本文重点对影响棉花质量的品种品质、栽培品质、收购品质、加工品质等诸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提升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