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太原西山位于沁水盆地北缘,区内二叠系露头出露良好.本文选取典型露头典型剖面位于山西组的建组剖面附近,距山西省太原市中心约19公里,其地理坐标为北纬37°50′ 47″,东经112° 23′15"(图1),剖面全长约2.44km.在对野外露头实地观测的基础上,通过采样分析、薄片镜下观测和粒度分析等手段,对太原西山地区二叠系山西组沉积微相发育特征及其演化规律进行研究.
【机 构】
: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河南焦作454000;河南省生物遗迹与成矿过程重点实验室,河南焦作454000
【出 处】
:
第十三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原西山位于沁水盆地北缘,区内二叠系露头出露良好.本文选取典型露头典型剖面位于山西组的建组剖面附近,距山西省太原市中心约19公里,其地理坐标为北纬37°50′ 47″,东经112° 23′15"(图1),剖面全长约2.44km.在对野外露头实地观测的基础上,通过采样分析、薄片镜下观测和粒度分析等手段,对太原西山地区二叠系山西组沉积微相发育特征及其演化规律进行研究.
其他文献
凝析气田开采过程中,随着地层压力的下降,反凝析现象将逐渐加重,极大地影响单井产能.目前,塔里木油田牙哈气田反凝析现象比较严重,通过对该气田A井4次应用复合解除反凝析技术,成功解除了反凝析伤害.笔者对该技术每次应用效果都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希望该技术对其他类似井在解除反凝析伤害方面有所借鉴.
近年来以北美为代表,通过缝网压裂技术大幅提高单井产量,实现了页岩气等极致密储层的工业开发,因此开展复杂缝网压裂技术在致密砂岩储层中的适用性及可行性研究非常必要.通过建立"主裂缝+次裂缝+支裂缝"复杂裂缝网络的油气藏数值模拟模型,考察渗透率、缝网密度、导流能力等对产能的影响,明确了在致密砂岩内开展复杂缝网压裂的必要性,且提高缝网密度有利于大幅提高产能.对于可行性研究,通过分析由于水力压裂形成主裂缝后
跃进油区大部分油田具有长井段薄互层、低渗的特点.目前各油田已相继进入中高含水期,面临着产量递减快、含水上升速度快、水驱储量动用程度低、措施效果差等问题.为了保持老油田长期稳产,开展了跃进油区剩余油潜力评价、新二次采油工艺攻关和三次采油技术研究等.通过室内研究和现场41井次的先导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其含水上升率控制在3%以内,水驱控制程度提高3%~5%,水驱采收率提高3~6个百分点,措施有效率达
松辽盆地南部中浅层发育多套含油层系,主要特点为"薄互层、泥包砂、低孔渗".随着三维地震技术的快速发展进步,在沉积模式的指引下,采用"弃砂找河、扬砂找相"的思路,以分频扫描切片、波形分类等技术定性刻画岩性圈闭边界;进一步通过井震特征参数反演预测,定量预测有效砂岩范围及厚度;最终结合岩心、测井等资料,通过剖面对比、地震异常分析及储层综合评价技术,精细刻画有效砂岩的分布范围,逐渐形成一套针对松南储层特点
英雄岭山地海拔高、地震地质条件恶劣,油气资源十分丰富.恶劣的地震地质条件使得该区地震资料信噪比极低,地震勘探技术攻关曾经"五上五下"均未能取得成功,严重制约了该区油气勘探开发的步伐.2010年砂37井的重大突破推动了英雄岭地区新一轮的地震技术攻关.通过实施宽线+震检联合压制噪声的技术,使得地震资料获得了大幅度的提高,2011年在该区域又开展了山地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攻关.通过多井组合激发提高有效
非均质气藏中,天然气一般呈"斑块状"分布于含水岩石内部,这种非均匀分布特征会导致地震波显著的频散与衰减现象.为查明地震波响应与孔隙流体的联系,并发展适用于碳酸盐岩储层中流体检测的岩石物理模型,本文基于石灰岩数值葬例与实验数据,对比讨论了Biot-Rayleigh理论相对于White理论、Johnson理论的优势.基于Biot-Rayleigh波动方程,实现了对非饱和岩石的多尺度理论建模,预测了不同
滩坝是一种发育在滨浅湖高能环境的薄互层沉积,是浅湖中常见的沉积类型.按组成物质成分,滩坝可分为由陆源碎屑物质组成的砂质(包括砾)滩坝和由湖内生物、鲕粒、内碎屑等碳酸盐物质组成的滩坝.多数湖泊内的滩坝以陆源碎屑砂质滩坝为主,砾质滩坝较为稀少.
卡尼期洪水事件曾被Preto等(2010)认为是三叠纪最夺目的气候变化事件,它以幕次降雨量增多为特征,且为全球性的(Preto et al.,2010);这一事件发生于晚三叠世早卡尼期和晚卡尼期的界线附近,代表了非常明显的湿润期,且晚三叠世环境和生物变迁都与这次气候事件有关(Simms and Ruffell,1990;Simms et al.,1995).
目前速度分析方法存在速度精度低、拾取费时的不足,严重制约了低幅度构造和碳酸盐岩洞穴的准确成像.该文提出了一种高精度速度分析技术,它采用优化选择速度分析点、高密度逐谱自动速度分析技术、高密度逐点速度分析技术、基于CMP面的浅层层析反演技术.实际资料处理表明,该方法克服了常规速度分析方法的不足,提高了叠加速度和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分析的精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是解决低幅度构造和碳酸盐岩洞穴准确成像的有效
裂陷盆地中,盆缘分段断层的生长、相互作用和链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传递斜坡、转换断层等构造古地貌变化近年来已日益成为地质学家们关注的焦点.前人研究表明,传递斜坡可以作为水系进入盆地的输入点和沉积物的运移通道,沿着盆地边缘提供比其它地区规模更大的汇水区域,因而传递斜坡的发育与演化控制裂陷盆地物源体系、沉积物堆积和砂体的延伸,对砂体分布和储层预测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