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TG-DSC、XRD、BET等手段研究了在不同干燥条件下采用共沉淀法制得的Cu掺杂3Y-ZrO纳米材料的晶粒度和物性变化.结果表明,在超临界流体干燥条件下制得Cu掺杂3Y-ZrO纳米材料(简称SCFD-Cu/3Y-ZrO)中铜以金属Cu的形式存在,且产物含有极少量的水;而在真空冷冻干燥条件下得到的产物(简称VFD-Cu/3Y-ZrO)是非晶态的,并含有一定量的水.与VFD-Cu/3Y-ZrO相比
【机 构】
:
武汉科技大学高温陶瓷与耐火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TG-DSC、XRD、BET等手段研究了在不同干燥条件下采用共沉淀法制得的Cu掺杂3Y-ZrO<,2>纳米材料的晶粒度和物性变化.结果表明,在超临界流体干燥条件下制得Cu掺杂3Y-ZrO<,2>纳米材料(简称SCFD-Cu/3Y-ZrO<,2>)中铜以金属Cu的形式存在,且产物含有极少量的水;而在真空冷冻干燥条件下得到的产物(简称VFD-Cu/3Y-ZrO<,2>)是非晶态的,并含有一定量的水.与VFD-Cu/3Y-ZrO<,2>相比,SCFD-Cu/3Y-ZrO<,2>比表面积大,ZrO<,2>晶粒度小.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SCFD-Cu/3Y-ZrO<,2>晶粒发育更加完全,铜以CuO形式存在,而VFD-Cu/3Y-ZrO<,2>则由非晶态转变为C-ZrO<,2>,相,且ZrO<,2>晶粒度较超临界流体干燥条件下ZrO<,2>晶粒度更大,但未发现CuO的存在.通过对Cu/3Y-ZrO<,2>晶体结构的变形度计算得知,在相同温度处理后,VFD-Cu/3Y-ZrO<,2>的晶格变形度比SCFD-Cu/3Y-ZrO<,2>的晶格变形度要大.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溶液法在多孔氧化铝模板中制备了PA66的纳米管,再以这种含有PA66纳米管的模板作为"二次模板",通过电化学沉积方法,在聚合物纳米管内部沉积金属铂,制得了PA66/铂同轴纳米电缆.用SEM和TEM对所制备的聚合物纳米管和同轴纳米电缆进行了表征,用溶解和烧蚀等方法进一步验证了同轴纳米电缆的形成.
在对甲基苯磺酸根作为支撑电解液的碱性水溶液中,钽电极上电化学合成了聚吡咯(PPy),并研究了溶液pH值对PPy性能的影响.采用恒电流法合成时发现:当溶液pH值为7时,合成的PPy膜的电导率和在酸性溶液中所得的值相近,约70S/cm;但是,当pH进一步升高时,PPy的电导率急剧下降;溶液pH为11时,PPy膜不能完全覆盖电极表面;当溶液pH值高于12后,在钽电极上无PPy生成,而是钽电极被氧化.采用
采用高强度的SiC短纤维作为增强体,以YO,AlO作为烧结助剂,通过热压烧结技术制备了SiC短切纤维增强SiC基复合材料,试验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SiC/SiC复合材料的致密性提高,当烧结温度为1850℃时的强度要高于1820℃的强度,从应力-应变曲线可知,当烧结温度为1820℃时,SiC/SiC复合材料的非脆性断裂明显好于1850℃烧结的材料,从SiC/SiC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也能看出1820℃
本文通过石油树脂同氯化丁基橡胶洪混,制备了一系列性能优良、价格低廉的新型阻尼材料.本研究着重考察了石油树脂软化点及添加量对阻尼材料性能的影响.材料的DMA结果表明,氯化丁基橡胶和石油树脂的共混物是相容体系,tanδ峰值石油树脂软化点温度的提高而依次向高温方向偏移;另一方面,随石油树脂含量的增加,材料的tanδ峰依次向高温方向偏移,并且tanδ峰值也随之提高.
以工业镁砂为主要原料,添加少量铬、铁、硅氧化物,采用硅酸盐或磷酸盐作结合剂,分别制备Hi-B取向硅钢和镍铬低合金钢加热用防氧化陶瓷涂层.结果表明,取向硅钢使用涂层,可使钢材的氧化烧损降低92﹪左右,一次修炉周期板坯加热量增加80﹪,并改善了加热质量,提高了成品的合格率.镍铬低合金钢涂覆涂层后,经1320℃×5h长时间高温加热,氧化层的厚度只有0.4mm左右,可降低烧损90﹪,防止了因黏滞氧化铁皮的
压力铸造方法是生产镁合金零件的最主要方法,研究压铸过程中工艺参数对镁合金压铸件质量与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本文以镁合金发动机缸盖罩盖为例,通过在铸件上切取本体试样测量拉伸强度,制定反映铸件表观质量的缺陷指数评定标准来评定铸件表观质量,对镁合金压铸过程中的慢压射速度工艺、高速充填工艺、压力条件、减速减压以及料柄厚度与压室温度对铸件表观质量与拉伸强度的影响进行研究,总结出了工艺参数对铸
本文利用DTA、热膨胀仪、XRD、扫描电镜和能谱等手段分析了淬火温度对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计算了合金晶格常数和合金基体中含碳量随淬火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研究发现,在840~900℃淬火,合金的硬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淬火温度在900~1100℃之间时,硬度曲线基本保持平直;当淬火温度超过1100℃,硬度显著下降.分析发现,随淬火温度升高,溶入基体中的碳化物数量增加,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增加.当
碳纤维增强铝(C/Al)复合材料因为其潜在的高比强度、高比模量等优异的力学性能,在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有着极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挤压铸造法制备了增强相体积分数为50﹪的C/Al复合材料,并对其组织、界面反应、比强度和比模量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组织致密,增强体分布均匀;在本文试验条件下,发生了少量的界面反应,界面上没有形成连续的反应层;C/Al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和比模量.
本文采用一种全新的等转角挤压方法——DCAP方法对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板材的等转角挤压(ECAP)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索.首次成功地进行了58﹪ECAP变形量下的12﹪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板料的DCAP变形,并利用金相显微镜及X射线对变形后的颗粒破碎情况及宏观织构进行了观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DCAP变形时的纯剪切应变并不足以造成增强剂颗粒的大量破碎.尽管DCAP变形后复合材料与基体材料具有
通过测定蠕变曲线和稳态蠕变期间位错运动的内摩擦应力,及微观组织形貌观察,研究了单晶Ni基合金内应力的影响因素及合金的变形机制.结果表明:随元素Ta、W含量的增加,可较大幅度地提高合金的内摩擦应力;合金4蠕变后期的变形特征是螺、刃超位错切入γ′相中;高体积分数、且粗大的筏状γ′相及γ基体中细小γ′相可有效阻碍位错的运动,提高合金蠕变抗力,是导致该合金具有较高持久寿命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