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介绍了国内首例报道金属汞过敏导致狒狒综合征一例。病史:陈某,女,31岁.2005年10月27日测体温时接触破裂的体温计(右侧腋窝),取出体温计时发现有少量汞流出直接接触皮肤,并有部分汞滴落地上,未进行特殊处理.两日后(10月29日),患者右腋下出现斑片状红色丘疹,瘙痒,10月30日出现双侧肢体屈侧(腋窝、双侧腹股沟、腘窝)及臀部对称性红色斑丘疹,并出现右前臂红肿,瘙痒,局部皮温高.而左前臂相对
【机 构】
: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
【出 处】
:
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世界百年中国五十年纪念论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国内首例报道金属汞过敏导致狒狒综合征一例。病史:陈某,女,31岁.2005年10月27日测体温时接触破裂的体温计(右侧腋窝),取出体温计时发现有少量汞流出直接接触皮肤,并有部分汞滴落地上,未进行特殊处理.两日后(10月29日),患者右腋下出现斑片状红色丘疹,瘙痒,10月30日出现双侧肢体屈侧(腋窝、双侧腹股沟、腘窝)及臀部对称性红色斑丘疹,并出现右前臂红肿,瘙痒,局部皮温高.而左前臂相对较轻.血尿常规正常.既往有红汞过敏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及无其他系统性疾病史.予以强的松10 mg bid,仙特明10 mg qd,皮疹逐渐消退,10日后皮疹完全消失.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引起关节疼痛的疾病的因素,介绍了儿童关节痛和关节炎的诊断标准,并指出了关节痛和关节炎的鉴别方式。
目的:了解ECT对淋巴瘤患者协助分期、指导治疗、治疗结束时检测残病变及监测复发的作用。方法:利用18F-FDG为显像剂的带CT的双探头符合线路ECT进行显像,同顾性分析了我科2002-2006年54例淋巴瘤患者、72例次ECT检查的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初次治疗前查ECT34例,阳性23例,剔除阴性病例中4例结外单器官病变、手术切除病灶的患者,ECT检查总刚性率达76.6%.阳性病例中侵袭性NHL与
本文论述了万柯联合化疗治疗浆细胞疾病这个问题。长春新碱有周围神经毒性副作用,万柯也具有神经毒性副作用,二者联合应用是否会增加神经毒性?部分学者认为与万柯联合应用时VAD方案应去除VCR,只应用AD.12例患者均应用了万柯+VAD方案治疗,未发现明确的周围神经毒性,只用2名患者出现神经痛,予对症治疗后好转.
目的:探讨骨髓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预后判定的意义。方法:选取57例新诊断MM患者,在治疗前接受骨髓活检,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骨髓MVD;同时对患者进行随访4年以上。结果:新诊断MM患者的骨髓MVD与疾病国际预后分期(ISS)相关,Ⅲ期>Ⅱ期>Ⅰ期(P<0.01);高MVD者预后显著差于低MVD患者。结论: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应用定量PCR法监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CMV病毒含量,以早期发现CMV血症,通过动态观测血CMV病毒含量变化,及时评价抗病毒治疗的疗效,从而达到防治CMV病的发生及减少抗病毒药物毒副作用的目的.
目的:观察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白血病复发患者中联合或不联合化疗进行过继性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研究。对单倍体HSCT后复发患者进行粒-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联合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治疗,部分联合化疗,并观察GVHD发生、白血病缓解以及长期生存情况。结果: 22例白血病患者9例患者无病存活,随访时间1035(686-1639)d,移植后1年和2年无病存
目的:探讨中国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一般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以及肿瘤细胞来源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74例DLBCL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进行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Bcl-6、CD10、MUM-1等蛋白表达,临床跟踪随访,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74例患者中,平均年龄58.5岁,男女比例为1.64:1.23.2%(69例中16例)的患者单纯累及淋巴结,15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染色体异常克隆与WHO分型及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采用骨髓短期培养和G显带技术对45例MDS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同时追踪其临床病情进展情况.结果: 45例MDS患者中有27例(60%)检出异常克隆。在异常染色体核型中+8和高度复杂异常最多,其次为-7/7q-和复杂异常.难治性贫血(RA)异常核型检出率33.3%,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增生异常(RCMD
目的:比较来源于正常志愿者和骨髓增生异常增生综合症-难治性贫血(MDS-RA)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免疫抑制作用的区别。方法:培养12例正常志愿者和12例MDS患者的骨髓MSC,比较两组MSC的形态、细胞表型、细胞因子的表达,通过植物血凝素(PHA)刺激的T细胞增殖试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T细胞周期检测、T细胞凋亡检测等比较两组MSC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的区别。结果:两组MSC形态、表型基本
本文探讨了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的激活及其作用.方法:选择30例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患者为实验组,3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分别比较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低密度及正常密度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IL-3、IL-5及ECP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嗜酸性粒细胞表面Fas抗原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低密度嗜酸性粒细胞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