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片)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探讨

来源 :中国水利学会2018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ba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三年建设期,黄河流域及相关片区的西安、济南、郑州等城市已完成试点方案目标,成为首批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是试点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水生态文明构建提供了依据及技术支撑.通过对黄河流域片相关城市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其现有体系优点及不足,探索并提出适用于黄河流域(片)的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为北方缺水城市水生态文明发展提供参考及借鉴.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升鱼机集诱鱼系统的调度制度,以国务院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为背景,利用三维VOF模型对集诱鱼系统的水流条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和研究不同发电尾水、补水流量和诱鱼口叠梁门高度下的水力要素.经大量试算,发现在不同发电尾水时,通过调节补水流量和诱鱼口叠梁门高度可满足不同诱鱼口对不同鱼类的诱鱼、集鱼要求,并提出运行调度制度.研究表明,运用三维VOF模型对大量运行工况的水流条件的模拟,可为升鱼机
三峡工程运用后,水库调节径流、大坝拦蓄泥沙,引起其下游荆江河道的河床冲刷与河势调整,河槽断面形态与流速特征发生了复杂的变化.本文使用荆江河段2002年、2006年、2008年、2011年和2013年共计5年的实测地形资料,选取平滩流量水流条件,通过三维水流数学模型开展数值模拟,研究三峡工程运用后荆江流速特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三峡水库运行年限的增加,荆江河段河槽出现了显著冲刷,荆江河槽过
三峡工程运用前后长江中下游干流年径流量年际变化不大,但径流量年内分配却发生改变,而且河段输沙量呈断崖式下跌,三峡工程运用改变了干流及两湖的冲淤情势,使其均由淤积向冲刷方向改变,引起河湖水位下降.冲淤条件、流速、水深、水位的改变对四大家鱼、江豚及水鸟的生存繁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保护脆弱的水生态系统,使其免受三峡工程运行的不利影响,本文提出三条建议,分别是优先保护区的划定、河湖岸线空间管控和生态调度
在市政、水环境治理、房建等各类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设计变更是不可避免的,论文针对某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分析设计变更处理滞后对工程产生的风险,并提出加快设计变更处理的有效措施.同时实践证明论文所提的措施效果明显,为以后其他项目的设计变更管理提供参考.
近年来,鄱阳湖入江水道的枯水位变化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实测资料,分析了鄱阳湖入江水道枯水位的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二维水沙数学模型的模拟计算,提出了影响入江水道枯水位变化的两种主要因素,即河道自然冲刷和人工采砂.通过对比不同地形条件下的水位变化过程,阐明了两种因素对水位降低的贡献大小.结果表明,河道的自然冲刷是造成鄱阳湖人江水道枯水位降低的主要原因;人工采砂只能改变局部地形,其影响
近年来,以水土保持工程和水利枢纽工程为代表的人类活动分别从源头和通道上改变了长江中下游的泥沙输移态势,河流因此产生一系列的调整响应,对其主要功能造成一定影响.本文基于泥沙观测资料的分析,从泥沙输移量、来源组成及输沙平衡历时变化等方面揭示了当前长江中下游泥沙输移态势,通过借鉴国外大型河流的治理经验,提出了对长江中下游进行"人工喂沙"的构想,并从泥沙源、喂沙形式等方面探讨了这一举措的可行性,对"人工喂
近年来,由于城市扩张和人类活动,贵州草海水生态环境逐步恶化,黑颈鹤等珍稀高原鸟类的栖息地遭到破坏,湿地的生态稳定性受到威胁.围绕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要求,研究发现草海在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和保护与管理等方面问题突出,存在入湖污染负荷高、水体交换周期长、生态水位满足度不够、鸟类栖息地萎缩以及外来生物入侵等问题.结合草海管理保护实际,本文提出了以下保护和治理对策:加强排污口核查和监管,严控人湖排污量;
近年来,荆江河段(尤其是上荆江)发生了较大规模的无序采砂现象,给河道变形及河势稳定带来了不利影响.以长江荆江关洲汉道段无序采砂为例,利用河道原型观测资料,分析了关洲汊道段河道形态的变化.利用平面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模拟汊道的分流量及分流比,推断采砂后汊道主支汊易位的临界流量.利用河道及水文测验的实测资料,分析研究采砂对上游河道及枝城水文站水位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大规模无序采砂对关洲汊道的形态及分流
基于长江干流宜昌、汉口和大通三站2012年6月-2017年12月的水质数据,采用时间序列法和营养状态指数法分析了长江干流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和富营养状态.结果表明,长江干流上各项水质指标均处于波动变化中,但整体保持稳定.其中,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总磷浓度均表现为中游浓度高于上、下游;总磷浓度下游最高,超过上中游3.6倍.下游处于氮限制状态,但长江干流整体并不存在适宜藻类生长的环境.长江干流
江西省正在推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加快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江西样板".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对江西省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现状进行分析,问题梳理,结合管理实践,提出了增强履职意识、全面纳入监管、合理规划布局、强化基础保障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