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柴达木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思考

来源 :中国科协,青海省科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p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中国已经形成共识。柴迭木地区的资源禀赋,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建立“试验区”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要客观认识柴达木发展循环经济的诸多优势,重点发展油气化工、盐湖化工、有色金属、煤炭化工,推进产业融合,构建循环型产业链,并努力建立和完善政策保障机制。
其他文献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内存在着东西部发展差距。通过工业化建设,将西部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落后地区工业化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两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问题。通过本文研究,探索出一条西部地区,特别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的地区如何实现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通过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现代化良性互
新疆要实现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720亿元,年均增长9.2%,实现比2000年翻两番半的目标,全面实现小康,就必须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本文首先分析了新疆工业化程度所处的阶段,然后对新疆发展新型工业化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新疆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依托资源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利用大企业大集团全力提升新疆新型工业化整体水平;大力发展能够充分发挥新疆人力资源优势的产业
本文围绕党的十六大关于新型工业化的定义及新型工业化的特点,结合改革开放以来青海工业化发展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差距,评估青海工业化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并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提出了加快青海工业化进程的若干对策和措施。
走新兴工业化道路是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第一要务。青海走新兴工业化道路面临技术装备落后、传统工业比重高、资金短缺、人力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等诸多因素的困难和压力。因此,抓住基础建设要优先、农牧产业是基础、科技教育是关键、生态环境是保证、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这五大要义,大力发展与青海省情相吻合的特色产业,构筑人才高地,坚持科技创新和加快政府服务职能的转变应是当务之急。
中国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成矿条件优越,但地质工作程度相对较低,浅埋藏矿具有十分广阔的找矿前景。浅埋藏矿的勘查、开发周期短,对外部建设条件的要求较低,是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最佳资源类型。从地区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全局考虑,浅埋藏矿的勘查与开发应该超前于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优先开发浅埋藏矿不仅可以及时为工业生产提供矿物原料、积累发展资金,其开发以后还可以为地面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个长期稳定
研究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动态关系。以2007年四川省与重庆市签署的《推进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合作协议》中定义的成渝经济区为基础,本文利用相关度、就业弹性、结构偏离度,对描述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成渝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关系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  (1)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力明显小于第一产业,但增强速度
目前对于云南烟草工业经济能否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有两种主要观点:一种认为,云南烟草工业受生产计划指标所限,不宜提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另一种认为,随着烟草经济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不断深化,尤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全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推动,是完全可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  面对外国卷烟品牌的冲击和云南卷烟企业规模、市场领军品牌等受到的挑战,以及烟草资源优化配置,人民生活水平
企业加快产品创新进程,充分发挥科技进步与产品创新对企业改革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必将使企业较好地实现发展战略目标,为此,本文从企业产品创新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入手,概述了企业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做好企业产品创新工作提出设想。
透过西部地区县域发展,放眼今日西部地区县域:从“一站式”窗口试点小服务到“一条龙”全方位网络跟踪大服务,从来者不拒的引商“低门槛”到拒绝高能耗污染企业的“高门槛”,从“水陆空”立体大交通走向创建特色鲜明的城市名片,西部地区过去那种交通制约、闭关自守、停滞不前的经济怪圈,已开始冰化雪融。西部县域工业从饥不择食的资本原始积累向可选择性的资本积累转变,从工业化初级阶段末期向工业化中期初级阶段型的信号,已
发展循环经济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研究青海循环经济的发展问题,对于促进青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在论述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客观必然性的基础上,阐述了青海发展循环经济的紧迫性和可行性,从制定循环经济的发展规划;确定发展循环经济的试点;探索“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的循环经济运行机制;突出重点,注重效率,逐步推进等方面提出了青海发展循环经济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