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作农业生态系统及其抑病机制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9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间作套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种植制度。我国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以间作复种为主体的多熟种植模式起着决定性作用。间作是指在同一土地上按照一定的行株距和占地比例种植不同种类的农作物,是集约化生产地区普遍采用的立体种植方式,其目的在于通过某些途径更有效地吸收利用各种资源,从而起到增产增收作用,即"间作效应"。合理的间作能够利用复合群体内作物的不同特性,增强对灾害天气的抗逆能力,具有稳产保收作用。根据国内外研究结果,间作较单作的增产幅度为30%~50%。我国间作类型丰富多样,主要有粮粮、粮菜、粮饲、林果等间作方式,也可以调节粮食作物与油料作物、经济作物以及果林之间的用地矛盾,从而促进农林牧多种作物协调发展。虽然间作套种可以从物质生产等多个方面提升农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但间作作物之间也存在对生产资源(包括水、肥、光等)的竞争,适当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但竞争过于激烈则可能引起间作的失败。所以,间作的基本原则就是想方设法克服资源竞争,充分发挥增产效应。另一方面,随着集约化种植程度的提高,由单一作物连续种植等因素导致的土传病害日益严重,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尽管人类对作物多样性在控制病害方面的认识较晚,但也已逐步意识到其潜在的应用前景。不同作物、病原菌及与其他生物之间存在多方面的互作,例如间作形成了高低起伏的作物冠层、改变了亲和寄主的空间分布,不利于病原菌的传播和侵染(阻挡与稀释效应);增加了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和原生动物,强化了对病原菌的抑制(拮抗或捕食作用)。此外,间作所形成的微气候环境(相对湿度、温度和露珠形成等)也会对病原菌侵染产生影响,而作物间的根际分泌物也可能诱发植株对病原菌侵染产生寄主抗性,此外非寄主病原菌孢子产生的诱导抗性也可能是病害减轻的原因之一。两种间作作物的占地比例除了考虑病害的发生程度,还会依据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进行权衡,这也会影响植物病害的控制效果。上述因素在土传病害控制方面的作用均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施肥方式对水稻病虫害发生的影响,2013年在上海郊区布置田间试验.试验分4个施肥处理:菜籽饼肥低量(CML)、菜籽饼肥高量(CMH)、化肥(CF)和不施肥对照(CK).水稻全生长
会议
本试验将秸秆生物炭按照0%、5%、10%、15%和20%的不同比例混施在滨海滩涂地土壤中,供试作物为水稻,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间调查了水稻株高、分蘖数以及产量、滩涂地土壤和田面水的理化
会议
应用含全Cd0.0651mg/kg的钙镁磷肥,按倍增设计布置钙镁磷肥0~3333kg/hm2的大田试验,研究施用不同用量钙镁磷肥后,对玉米生长及籽粒、秸秆中Cd吸收与累积量的影响,测试种植前后
会议
烤烟的碳氮代谢直接影响着烟叶化学组成和品质,土壤碳氮比的大小决定着烤烟的碳氮代谢以及不同化学组成的协调水平.采用盆栽实验的方法,以玉米秸秆和芝麻饼肥为材料调节碳氮
会议
本文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小麦与蚕豆间作条件下不同施氮水平(112.5kg/hm2,225kg/hm2)对小麦地上部生物量、氮、磷、钾养分吸收、小麦白粉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影响.结果
会议
为了探讨改良剂对山核桃林地土壤酸性的改良效果,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不同改良剂(肥得力、黄腐酸钾、竹炭、钙镁磷肥)对山核桃林地酸性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剂能显
会议
重金属污染土壤日益严重已经是一个必须尽快处理的问题,而化学稳定法近年来受到相当关注,因其成本低廉、可快速施行及具有环境永续性.对于已受污染之大型工业用地和农业而言,
会议
本研究采用张守敬和Jackson提出的酸性土壤无机磷分类方法,以非转基因水稻日本晴、磷高效突变体水稻PHO2为对照,设施磷和不施磷两个处理,通过根盒试验研究了磷高效转基因水稻
会议
作物氮素营养诊断不仅能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减少氮肥用量,而且可以有效降低因过量施用氮肥造成的环境污染.近年来,图像传感器和计算机视觉技术迅速发展,为利用数字图像进行氮
会议
酸性硫酸盐土是一类含有硫铁化合物(主要是硫铁矿)或/和其氧化产物(硫酸)的土壤.干旱导致地表及地下水位降低、硫铁矿接触空气被氧化,进而引起严重的土壤酸化并向周围的生态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