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两个IS融合为导向的当代中国情报学可持续发展研究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on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当前国内学界必须要正视的两大不同情报观及其相应的两个IS研究之客观事实,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情报学可持续发展问题求解,提出了以两个IS融合为导向的当代中国情报学可持续发展新策略.具体地说,本文在分别阐释了当代中国情报学所并存的"Information Science解读"和"Intelligence Studies解读"两大情报观及其两个IS研究之基础上,首先分析了这两者的不一致乃至于彼此冲突才是直接引发当前中国情报学发展出现种种危机的根源所在,然后对于"以突出Intelligence重点为核心的两个IS融合"这一当代中国情报学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具体实施路径进行分析,提出如下建议供学界参考,即沿着"引进、聚焦核心、协同&集成三个依次递进阶段"这一具体实施路径来有效实现两个IS融合,以实现当代中国情报学基于理论与实践紧密双向互动之上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对档案整理社会参与问题提出了构建档案社会化整理管理框架的观点.其中对档案业务外包工作相关问题的梳理及操作规范的提出是对综合档案馆寻求购买社会服务管理方式的具
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加快,使垦荒变得简单,以前田间地头的小生态环境己不存在,大片的农耕土地年年进行轮番的耕种,经常过细的耕耘土地,并使用农药与化肥,破坏了土壤里原有的生态体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各界的档案意识逐渐增强,档案利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作为档案服务社会民生的一项重要体现,如何更好地开展档案利用工作,就成为我们档案工作者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1000万件清代档案中有200万件是满文档案.自1925年文献馆成立以来,伴随满文档案整理、编目、翻译等工作的推进,形成了形式多样、数量可观的研究成果.
以武强年画博物馆为例,分三方面论述了馆藏文物应该"活"起来,动起来,将它们身上承载的深沉厚重的文化,以鲜活的形式抵达人们的身边、融入人们的心灵:馆藏文物是博物馆的灵魂,
本文通过《拉贝日记》南京卷的仿真复制工作,浅谈档案仿真复制工作中"工匠精神"的体现和必要性.针对档案仿真复制工作中遇到的复杂情况,提供可行性解决方案,以打造工匠级精品
在档案馆和图书馆中,收藏着历史遗留下来的浩如烟海的纸质档案及图书等纸质文献资料.这些珍贵文化遗产都是用手工纸或机制纸书写、印刷而成.然而,随着时间的消逝,人们发现用
关联藏品,反映历史、自然原貌及满足社会需求.初期自然博物馆里大多是堆砌陈列分离的动物标本,后期才出现较多立体原色姿态标本及生态景箱.自然博物馆的展览需要更多体现生物
以河北博物院为例,从基本陈列、临时展览、社教活动、文创产品、信息技术等方面,分析了当前综合类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的途径,总结经验,探寻规律,供同行借鉴.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对文化内容深层次需求的增多,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文化单位被纳入文化创意产业的行列中.博物馆的功能和职能已经大大超越了传统的范畴,思维范式也随之发生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