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利用导数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质子核磁共振波谱,以NMR计算出的碘值作为标准值,以七种碘值不同的食用油(橄榄油、茶油、花生油、芝麻油、玉米油、大豆油、红花籽油)作为参比样品,建立了一种食用油碘值的快速测定方法。方法线性关系好(r=0.997 8),对实际样品测定的精密度高(RSD<4%)。
【机 构】
:
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北京 10002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导数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质子核磁共振波谱,以NMR计算出的碘值作为标准值,以七种碘值不同的食用油(橄榄油、茶油、花生油、芝麻油、玉米油、大豆油、红花籽油)作为参比样品,建立了一种食用油碘值的快速测定方法。方法线性关系好(r=0.997 8),对实际样品测定的精密度高(RSD<4%)。
其他文献
本文以商品P-25型TiO2为原料,采用程序升温热处理的方法,获得了一系列经不同温度焙烧的TiO2光催化剂。运用XRD和DRS等表征手段,研究了TiO2催化剂的晶相组成和光催化活性的关。结果表明,光催化剂的活性与其晶相组成关系密切,晶相组成随焙烧温度变化而变化,其中经600℃热处理获得的催化剂相组成对其光催化活性提高最明显,催化效果最好。
嗜热紫菌(Tch.) tepidum的核心复合物(LH1-RC)具有两种可逆转化的光谱型:LH1-Qy吸收位于915 nm的原生光谱型和位于880 nm的Ca2+缺失光谱型。本研究利用稳态和时间分辨光谱手段比较研究了两种光谱型中细菌叶绿素(BChl)与类胡萝卜素(Car)的激发态动力学以及二者间的能量传递机理,结果对进一步认识LH1-RC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对DNA Watson-Crick碱基对的非谐性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结合振动二阶微扰理论使我们对DNA的Watson-Crick配对中分子内和分子间相互作用有了新的认识。研究发现,参与氢键或邻近的N-H和C=O等基团的伸缩振动频率与单体相比发生明显红移,其对角和非对角非谐性常数也发生明显变化。此外,我们发现参与氢键的振动模式的离域化程度有所增加.这些变化是碱基之间的非谐性相互
本文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核磁共振对兰索拉唑进行了结构研究,并分析归属了兰索拉唑的红外、紫外及核磁共振数据。
岩藻黄质是海洋褐藻门生物体内含量最大的类胡萝卜素,也是地球上年产量最大的类胡萝卜素之一,在藻类光合作用系统中主要担负着捕光和传能的功能。本文主要运用飞秒时间分辨吸收光谱、稳态吸收和荧光光谱、近红外探测发光光谱技术重点研究了该种类胡萝卜素分子在苯和氯仿两种溶剂中激发态动力学性质。
本文研究了吡哌酸与4-氯-7-硝基苯并呋喃的衍生化反应,发现在碱性介质中吡哌酸能与4-氯-7-硝基苯并呋喃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橙红色的化合物,使药物的最大吸收波长由269 nm红移至498 nm,据此建立了一种基于化学衍生化显色反应测定吡哌酸的分光光度新方法。在最佳条件下,吡哌酸浓度在0.2~12 mg·L-1范围内符合朗伯-比尔定律,在最大吸收波长498 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83×10
本文用葡萄糖作为还原剂合成了不同相貌和尺寸的纳米金颗粒,应用紫外光谱,X射线衍射对纳米金的生长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NaOH的作用主要是促进该反应的进行。金纳米粒子形成以后,沿着最低能量(111)表面接触而“头碰头”地互相结合生长,形成较长的多晶结构的金纳米线。
本文以六水合氯化铁(FeCl3·6H2O)和氢氧化钠(NaOH)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2O3粒子,并用X射线衍射(XRD)光谱、傅里叶红外(FTIR)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在光照和暗反应条件进行了对比,用一定浓度的活性艳蓝XB-R作为催化反应模型污染物,研究了各种Fe2O3的催化性能,考察了焙烧温度、染料废水活性艳蓝溶液的温度、催化降解时间以及催化剂的加入量等因素对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本文应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纳米ZnO和掺钕ZnO,并用X射线衍射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了表征,用紫外灯作为光源,一定浓度的活性艳蓝XB-R溶液为光催化反应模型降解物,研究了ZnO及掺钕ZnO的光催化性能,并考察了前驱体焙烧温度、光催化温度、光照时间、底物浓度、光催化剂的暗吸附性能、钕掺杂量以及催化剂的加入量等因素对降解率的影响。结
本研究采用时间分辨光谱学手段研究了天然抗氧化剂类胡萝卜素以及葛根素的自由基反应机理,介绍了最近的研究结果,并探讨了其自由基的分子及电子结构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