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采用臭氧、活性炭及超滤集成技术,设计了一套处理含有石油、锰、铁、微生物的微污染地下水净化系统,介绍了净水工艺流程以及各净化单元的工艺特点、技术参数。运行结果显示,臭氧、活性炭及超滤集成技术工艺可有效去除水中的色度、浊度、石油、锰、铁、微生物等污染物,产水水质符合国家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是一种理想的饮用水深度净化技术。
【机 构】
: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天津 30016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臭氧、活性炭及超滤集成技术,设计了一套处理含有石油、锰、铁、微生物的微污染地下水净化系统,介绍了净水工艺流程以及各净化单元的工艺特点、技术参数。运行结果显示,臭氧、活性炭及超滤集成技术工艺可有效去除水中的色度、浊度、石油、锰、铁、微生物等污染物,产水水质符合国家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是一种理想的饮用水深度净化技术。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北京市农村安全饮水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总体设计和系统开发情况,并就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提出了看法。
饮用水安全是影响我国农村人口健康的重要因素,随着农村饮用水水质与水性疾病监测工作的深入,急需对监测数据快速准确地进行管理、统计分析、动态查询及空间显示,为指导农村安全供水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本文结合GIS二次开发组件技术、数据库技术与可视化编程语言,对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与水性疾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了设计,文中主要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思路、体系结构、数据库设计及主要功能。
本文针对咸水广泛分布的干旱区、基岩山区等农村饮水困难地区,从地下水资源可解决饮水困难问题出发,讨论了采用物探、遥感及其综合运用的技术思路,在咸淡水共存地区寻找淡水体、在基岩山区勘查构造裂隙水的关键技术,从相关参数求取、勘查技术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形成了有效的勘查技术系列,经过几个实例证明,该关键技术系列对解决农村饮水困难问题具有较大的可行性。
本文通过利用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技术在内蒙古五原县乡镇安全饮水工程水源勘查应用,对如何利用核磁共振找水技术确定地下水供水水源开展了应用研究,并为今后利用核磁共振找水技术服务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勘查提供实验基础。最后,对地面核磁共振技术在测试过程中如何判断测试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该技术今后的发展前景。
目前,农村地表水水源污染越来越严重,为解决农村饮水问题,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特别是超滤技术对农村微污染水源处理的试验研究。本文在综合国内外文献资料及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超滤技术结合其他处理工艺(混凝、粉末活性炭)应对农村微污染水源的可行性及目前的应用情况和应用前景。
本文介绍了超滤膜在一些地方的应用情况及工作原理,分析超滤膜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应用的优势、不足及应用前景。
以超滤技术为核心的组合工艺作为微污染水源水处理的一项新技术,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广泛关注,成为给水处理领域研究的热点技术之一,也为农村和小城镇水厂提供了很好的处理工艺,但膜污染一直是超滤技术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所面临的一大障碍。在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近年来超滤膜污染控制方面的新进展,包括膜污染的成因及机理、膜污染防控、膜污染的监测分析以及膜清洗等,并提出了今后应对超滤膜污染研究的重点
本文以自配高氟水为原水,研究了压力、温度和浓度等因素对NF90型和NF270型纳滤膜降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纳滤膜对氟离子的截留率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升高,在压力达到一定值后,截留率变化趋于平缓;膜通量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升高;对于NF270膜,随着温度的升高,F-的截留率有所下降;而对于NF90膜,温度对F-截留率的影响不明显;高氟水中氟离子的浓度对截留率以及膜通量的影响不大。
采用自制大孔载体FPU固定化微生物滤池系统进行模拟地下水的反硝化脱氮研究,反应器在接种污泥4g/L,微曝气挂膜后,能快速恢复到缺氧状态脱除硝酸盐.在以乙醇为外加碳源,温度为20℃且C/N比为2~3时,基本完全反硝化,对各种NO3-N负荷下的进水,均能保证出水水质小于10mg/L,最高平均去除率为93.9%,且并未发生亚硝酸盐氮的累积.该系统将环境温度的影响弱化,将HRT由1.5h提高至2h,对硝酸
T501抗菌树脂是我国自主创新、自主研发的治理微生物污染的生态环保基础材料,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与连云港市源吉微生物研究所经过一年多的合作研发,总结出将T501抗菌树脂技术与自来水厂常规饮水工艺相组合新工艺,具有投资小、转换快、低能耗、微管理、操作简便、运行成本低于氯消毒法等优势,符合我国国情。该技术处于推广应用阶段,适宜在水体污染严重的千吨/万人以上集中供水工程应用,以期积累数据和管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