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淮河流域雨日降水概率的空间分布分析

来源 :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ng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淮河流域158个站点1980~2007年28年的夏季降水量资料,采用Γ分布形状参数和尺度参数,分析了淮河流域无条件雨日和有条件雨日(前一日无雨和前一日有雨)的夏季多年降水的概率分布特点.从Γ分布函数的参数分析得到,淮河流域属于尺度参数主导的区域,表明淮河流域夏季降水是以降水变率大的事件为主导的,说明淮河流域多极端降水(旱或涝)的天气气候事件.进一步分析得知,洪泽湖流域为首雨日降水的多雨区;沂河和沭河流域的东部至淮河中上游王家坝流域,为连续雨日降水的多雨区.并且首雨日的降水量小于连续雨日的降水量,即首雨日出现降水量小的概率更大.对5个子流域选取的息县、阜阳、商丘、淮安、连云港代表站的形状参数分析以及Γ分布概率密度与样本频率对比分析和K-S评分,说明Γ分布函数能较好拟合分条件的淮河流域夏季雨日的概率分布.表明淮河流域夏季雨日降水量的概率分布呈明显偏态分布,分条件下的降水量概率分布有更广的适用性.
其他文献
通过对同一事件所有台站记录按震中距排列,能够更好地确认P波与Pn波震相。并且,认为直达S波是可以利用的震相,但读取精度还有待提高,暂时仅可用于定位中,而精确振福及极性读取还需进一步确认;通过对于精定位中利用到的P波初动时间信息的验证,发现部分手动挑选或自动挑选的P波初动到时有误:第一部分错误数据是由P波初动信号与背景噪声混淆不清造成;第二部分错误数据是由于大震记录前叠加有未分开的小震震相,导致P波
开展了国内外地震灾害预防标准现状分析、地震灾害预防标准体系构建的依据、原则和方法研究以及地震灾害预防标准体系结构和层次划分等方面的研究,初步提出了国家地震灾害预防标准体系的结构。开展本项研究,对指导各行业地震灾害预防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保证地震灾害预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协调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标准体系不是一个孤立的体系,在其周围有许多相关体系。首先它是被国家标准体系所包围,其次,它本身又含有各行业
作者在利用卫星情报来研究汉川地震同震断层机制的同时,发现了现场专业人员调查的高烈度区域和利用卫星雷达所测的物体反射强度在地震前后的画素间的位移区域的相关关系,从而导出了利用卫星观察结果来判定高裂度区域的规律性。高裂度区域一般离开断层带较近约几到几十千米,在虹口后深沟,八角庙及北川地表断层,其两侧相对位移量可观测到约6m或者更大。由于断层的巨大位移量及其近旁影响带都远超过的综合孔径雷达(Synthe
雷电灾害是一种严重的气象自然灾害,是威胁公共安全的主要隐患之一.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建筑物中高科技含量的增加、建筑材料的多样化、新建建筑物智能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机与通讯信息系统及电子控制系统的广泛应用,雷电对建筑物的破坏,尤其是雷击电磁脉冲对微电子控制系统损坏的事件时有发生,灾害造成的损失逐年扩大.加之目前还存在防雷设施不完善,防雷产品良莠不齐等问题,使防雷
在华东中尺度天气试验中,陈良栋等发现了长江中下游经常存在一支边界层西南风急流,即穿谷流;李建辉等对这支急流的特征、结构、成因及其和强对流天气的关系作了分析.初夏长江中下游还有一类未被人们所注意的江淮倒槽的边界层东南风急流,并且指出这支急流和江淮气旋北部---淮北的暴雨有着密切关系.目前,我国对自由大气低层(850hpa---700hpa)的西南低空急流从理论到实践都做了很多工作,但边界边层的急流的
在采用线性化的浅水方程组并假设地形坡度沿山脉走向不变的情况下,本文通过摄动方法对具有底面地形坡度的沿岸山地俘获波,即存在地形坡度的Kelvin波进行了研究.为简单,文中假设地形坡度仅在垂直于山脉走向的方向有改变,选取了不同的底面地形作了个例分析,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当底面地形缓变时,可用摄动法得到沿岸山地俘获波的结构,此时零级近似为经典Kelvin波解,一级近似体现了Rossby
2008年1月10日-2月2日我国南方地区发生了一场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雨雪冰冻重大气象灾害.通过发生在我国江南的冻雨过程和前期降雨过程的对比分析,本文得到下列结论:这次江南冬季持续的冻雨天气是准静止锋活动的结果,用相当温度梯度表示的湿大气锋生可以有效地描述准静止锋的活动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湿大气锋对应的降水性质与锋面垂直结构有关,锋区上相当温度的逆温结构是形成冻雨的天气学原因.研究进一
回顾国内外关于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基本模态的研究,从整体分析地球中低纬三大洋海气耦合系统的角度出发,利用1948-2003年的NCEP再分析资料和英国气象局Hadley气候预测和研究中心的海表面温度资料,使用SVD方法研究了全球中低纬海气相互作用的耦合变化,对海温异常(SSTA)与风场异常的主要耦合模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球模态能较好的体现海气耦合变化的局部空间分布信息和时间演变信息.通过对不
2010年6月初广西强降雨过程造成桂中和桂东南出现严重洪涝,地质灾害频发,人员伤亡重.利用整理收集到地质灾害事件,分析广西此次强降雨过程诱发的地质灾害点地质灾害易发性、降雨因子雨量特征,分析各地质灾害点雨量触发条件,选取容县六王镇陈村滑坡灾害点分析滑坡临界雨强,检验地质灾害点降雨预报和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发现:此次过程地质灾害以滑坡灾害类型为主,地质灾害点都位于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较高值区,地形地质
由近地面层切变线(或辐合线)引发的局地暴雨是北京夏季一种较为常见的天气类型.利用常规气象资料、数值预报产品很难正确把握降雨出现的时间、落区和量值的大小.本文针对典型局地暴雨天气过程,利用北京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CINRAD-SA)监测资料、风廓线仪、微波辐射计、北京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以及常规地面、高空探测资料进行精细分析,诊断识别出造成局地暴雨诱发系统-地面辐合线,分析其与雷达窄带回波形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