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制冷剂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来源 :第五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nxj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研究了CuO-R113纳米制冷剂在水平直光管内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实验测试段长度1.5m、外径9.52mm。实验工况的质量流率为100~200 kg.m-2.s-1,热流密度为3.08~6.16 kW.m-2,入口干度为0.2~0.7,纳米颗粒质量分数为0~0.5wt%。实验研究结果表明:CuO-R113纳米制冷剂的换热系数高于纯R113 制冷剂的换热系数。纳米颗粒的加入,强化了制冷剂管内流动沸腾换热。质量流率为100 kg.m-2.s-1的情况下,换热系数最大提高了29.7%。质量流率为150 kg.m-2.s-1的情况下,换热系数最大提高了22.7%。质量流率为200kg.m-2.s-1的情况下,换热系数最大提高了25.6%。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炮制对北五味子醇浸率的影响,考察醇浸率作为评价五味子炮制过程控制的辅助参考质量指标的可行性。方法:观察炮制时间、炮制温度、炮制辅料用量改变对五味子醇浸率的影响。结果:不同炮制辅料对醇浸率影响趋势不同,蜜制使五味子的醇浸率增加,且随辅料用量增加逐渐增加。酒制、醋制和蒸制使五味子的醇浸率降低,但辅料用量改变对醇浸率影响较小。炮制时间改变时对酒制、醋制和蒸制五味子的醇浸率影响不大,蜜制五味子炮
目的:超临界流体(SCF)技术是当前国际高科技研究的一个前沿与热点领域。方法:本文概括介绍了SCF技术在制药工程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超临界流体萃取用于药用成分提取和分析,超临界流体微粒化及其在药物微粒化制备上的应用,分析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制药行业开发和应用中的问题,展望了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应用前景。结果:超临界流体技术作为中药现代化关键技术,在制药工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理论基础研究和相关研究还需要加
目的:分析不同的木酢液中有机成分。方法:采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分析了在80~150廉下收集的柞木木酢液的有机成分。木酢液中加入天然产物进行复配,常温复配产物及80廉下发酵后的复配产物也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明确了木酢液的主要化学成分和GC-MS分析方法。结论:酮类、酸类、酚类化合物是木酢液的主要成分,尤其乙酸含量很高,通过比较各自溶液pH值,表明加入天然产物后酸性减弱,pH值升高,与气相测
目的:对利用大孔树脂吸附方法回收大豆糖蜜中的大豆异黄酮进行了研究。方法:将大豆糖蜜进行了预处理,确定每25ml大豆糖蜜,Ca(OH),的加入量为3g,沉淀水洗两次,通过加入的絮凝剂脱除蛋白质,降低了粘度。测定了大豆异黄酮在AB-8及ADS-7型树脂上的吸附饱和曲线,并研究了大豆异黄酮的洗脱条件。结果与结论:结果表明两种树脂分别用0-5%氨水及浓度为70%的乙醇洗脱大豆异黄酮,得到的大豆异黄酮的纯度
目的:利用酸性树脂催化大豆异黄酮糖苷水解为异黄酮苷元。方法:研究水解温度、时间、搅拌转速、及催化剂粒径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结果:最优的催化条件为:异黄酮糖苷浓度:50 mg异黄酮糖苷溶于200 ml水,5 g D7树脂催化,搅拌转速200 rpm,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10 h。结论:在最优反应条件下,大豆异黄酮糖苷转化率可以达到96.6%。
目的:对旋转带蒸馏设备内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方法: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采用RNG湍流模型和Eulerian多相流模型对旋转带蒸馏设备内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模拟结果表明由于旋转带的作用,流体在XY截面上的分布均匀。气掖两相速度场的分布显示随着旋转带转速的增加,气液两相的湍动剧烈,有利于提高分离效率。结论:模拟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旋转带蒸馏设备的结构优化和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文对一种采用制冷剂直接蒸发、内融冰盘管式制冰,并利用大温差过冷方案运行的小型家用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 进行了试验研究。该系统是依据大过冷度制冷循环原理将多联系统与过冷冰蓄冷循环相结合而设计的,通过管路设计使系统兼具热泵和蓄热运行功能。本文分析了该系统的原理和结构,通过实验对系统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这一系统是可行的,并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且可方便的实现蓄冷和释冷运行,其控制简单灵活,体现了冰蓄冷技
本文以山东神舟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的活塞式多联机组PBH5-50为例,介绍了基于PLC和人机界面的制冷设备的控制系统并详述了该系统的设计。PLC选用三菱公司的FX系列,通过威纶公司的人机界面MT506L5.7'进行操作及监控。
设计了一套带有观察窗、取样管路及磁力搅拌器的气液相平衡实验装置,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相平衡实验方案。用该装置对温度区间为243.15~333.15K的HFC152a/HFC125二元混合制冷剂的气液相平衡性质及纯质的饱和蒸气压性质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并采用三次多项式模型建立了HFC152a/HFC125二元混合物不同温度下的气液相平衡p-x、p-y方程,其平均偏差为0.50%,最大偏差为1.89
随着纳米材料科学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纳米颗粒不仅能强化传热,同时也能强化吸收。本文提出了在氨水溶液中添加碳纳米颗粒和表面活性剂辛基苯酚聚氧乙烯醚(OP-10)的配制纳米流体的方法,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一定的实验研究。根据吸附理论讨论了活性剂对纳米炭黑颗粒在氨水溶液中的分散机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一定纳米颗粒浓度所对应的最小的活性剂浓度,以及表面活性剂浓度对纳米颗粒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以便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