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下,探索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平衡发展之路,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对于提高人民军队能打仗、打胜仗,维护国家主权、发展利益,具有重要意义。于军事而言,为铸造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队伍,军事体育训练成为时代呼唤。自觉地站在体育科学与军事实践前沿,展开更为趋于科学、贴近实战、符合官兵实际的施训,对提升军人体能素质,提高军队战斗力具有深层次意义。于社会而言,在中国进入竞争社会的20年里,自由主义空前张扬,过度强调私利,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之上的事时有发生。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推行于人民中,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激烈斗争的必然要求。因此,本研究在系统的分析我国军民融合大环境下、军体融合发展现状基础上,探寻我国现阶段进行军体融合发展的主要原因和推进条件,并针对我国军体融合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以达到提高国家认同和民族自豪感、强化国防建设、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研究结果:(1)军体融合发展的动因:1)体育具有牢固国家思想,健全意识形态的作用。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复杂背景中,通过军事体育手段,传达和平军队思想,树立国民国家观念,牢固军人战斗意识,巩固公民国防意识尤显重要。2)面对未来的信息化战场,科技是国防稳定的重要条件,但军人的体能仍是不容忽视的要素。在体育助力军队科学化训练方面,国内稍显迟疑;在兵源筛选方面,体育有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强化后备兵源的责任和义务。3)在资源总量有限的情况下,军民资源的单侧倾斜将导致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脱轨,实现军体深度融合,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促进转型、增加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2)军体融合发展条件:1)军事与体育的历史渊源与现代表征一致,军事与体育同根同祖,众多体育项目是人类在资源争夺、自卫和与野兽斗争活动中演化而出的;军事体育训练与战斗技能密切关联,战斗技能是军人克敌制胜的基础条件,强健体魄是战斗技能发挥的有效载体。2)人民军队锻造出的国防精神是国民发展的动力,国防精神与体育事业融合为社会发展提供动力。长征精神、抗洪精神等军队精神与乒乓精神、女排精神等体育精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两者为提升国民精神、强化国防教育助力。3)竞技体育积累出的科学练兵是军事训练的镜鉴,军人和运动员对体能训练的内容和方法需求是相通的,竞技体育训练方法可为军事体育体能训练提供借鉴,为应对实战化的训练和竞争激烈的国际战场打下体能基础;结合作战需要实施军事体育训练,可提高军人体能水平,降低受伤风险,提升部队战斗力。(3)军体融合发展的对策:1)深度开展国防教育,让国防意识渗入军队和人民生活中。积极营造军事体育训练浓厚氛围,建设贴近实战的军事体育模拟训练场,坚持从严、从难、从实抓好军事体育训练,不断在实战化军体训练中摔打部队,磨砺军人意志品质。2)修编军队体育训练内容,引入先进科技支撑,拓展人才培养渠道,引进地方及国外军体教学先进理念。融入兵种选材,特别是在条件兵选拔中要依据运动选材学原理和方法,加入身体功能动作筛查与评估,筛选符合作战需要的士兵。建立健全老兵的维持体能训练措施,使老兵带动新兵,激发士兵训练的积极性。总结依托军体院校进行军体训练人才试点中的成果与欠缺,为进一步办好军体训练人才培训班、大学生直招士官班提供借鉴,探索军体训练人才培养新模式。3)扩展退役军人安置保障内容,将体育纳入职业技能、学历提升、就创业教育的培训范畴,打破行业壁垒,实现军队与体育领域的职业互通、资源共享、教训共建。给予下岗失业退役军人体育技能培训,加强体育企业、社会团体对退役军人的吸纳力度,给予教育补贴、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拓宽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领域,将面向军事院校、基层部队的就业岗位向体育学专业开放,提高大学生入伍优待标准,优先挑选体育学专业入伍服役,给予士官岗位与军官晋升优待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