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沉积物中纳米颗粒物的微生物合成及其生物可利用性研究

来源 :NCEC2019第十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ubaozi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硫酸盐还原菌(SRB),广泛存在于水生环境中,能够通过对硫酸盐的还原作用将金属离子转化为硫化物,对全球硫循环具有重要意义[1]。目前,很多研究都着眼于SRB对废水中的金属离子的去除,但忽略了对SRB合成的硫化产物的关注[2]。
其他文献
纳米零价铁作为一种高效还原性修复材料,对六价铬(CrⅥ))有很强的还原能力。但纳米零价铁易发生团聚作用,降低其反应活性,这极大地限制了纳米零价铁在地下水Cr(Ⅵ)污染修复中的应用。
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是斯德哥尔摩公约首批优先控制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CBs的环境释放及其严重毒性效应一直受到高度关注[].
纳米零价铁(nZVI)和纳米氧化钛(nTiO2)是两种广泛生产使用的还原型和氧化型纳米材料,近年来已被应用于地下水和土壤污染修复。因此,它们已越来越多地进入环境,可能与共存污染物产生复合生物生态效应,这有待更多研究。
水体重金属污染对环境与人类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亟待开发经济、高效和环保的水体重金属修复技术。本研究以动物牛骨粉为原料,在N2保护条件下高温裂解,并采用机械球磨法辅助制备微纳米级骨炭吸附材料。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严峻,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耕地质量、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微生物修复技术是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和应用前景的绿色环保技术。
纳米零价铁(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nZVI)是一种土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修复材料,通过脱氯作用已被成功运用于多氯联苯的修复过程,主要机制是多氯联苯接受nZVI提供的电子,依次脱去一个氯原子直到产生终产物联苯[1]。
消费产品释放的纳米银及银离子进入土壤中,容易转化为纳米硫化银(Ag2S-NPs)。由于其极低的溶解度,Ag2S-NPs在环境当中能够稳定存在,甚至被广泛认为是银的一种天然解毒途径。
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PCBs)自20世纪70年代已被全球大范围禁用,由于其在环境中的持久性与难降解性,使得局部污染依然严重,全球表层土壤·PCBs残留浓度为8.02-5.46×105 pg/g,主要污染区集中于电子垃圾回收等区域[1],对当地人群具有健康威胁.
将纳米零价铁(NZVI)负载到生物炭(BC)上制备得到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材料(NZVI/BC),一方面可以有效缓解纳米零价铁(NZVI)的团聚与氧化,另一方面可以同时结合NZVI 的还原作用和BC的吸附作用从而达到增强去除污染物的效果。
光催化法作为一种新型染料降解技术,以其高效、稳定和循环利用率高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其中TiO2由于其高活性、高化学稳定性、无毒和低价等优点受到研究者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