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生于1937年的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距今已过去76年。这一事件是人类现代史上的极其野蛮的对生命最残暴的践踏,对人权最野蛮的侵犯,时至今日,当年幸存的年幼孩童已经步入老年。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生的童年时期是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童年时遭遇到重大伤害,则会在个体心理上造成终身创伤。就此,我们进行了调查。一、对象:本研究根据民政部门提供的人员名单,在南京市5个城区对72位幸存老人进行了入户调查,其中因健康原因无法接受调查及"不忍提及那段伤心事"婉拒调查的33人,实际调查39人,获得有效问卷32份,调查有效率44.44%。其中,男性21人,女性18人;年龄最大的95岁,最小的75岁,平均年龄85.3岁。1/3的幸存老人不识字,2/5的人只有小学文化,71.88%的人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二、结果:在实际调查的39位幸存老人中,事件发生时,大部分人是年纪幼小的儿童和身心尚未成熟的青少年。调查发现他们的心理状况有以下几个值得关注的情况:1、心理创伤深重。幸存老人至今都对"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情形记忆犹新,清楚地记得自己经历的每一个细节,尽管已经过去了76年,但这个伤"刻得太深了,想忘都忘不掉"。2、恐惧感如影随形。"南京大屠杀"留给幸存老年人的除了强烈愤慨,还有很深的恐惧感,虽然他们知道历史不会重演,但"当年被吓狠了,就总是会感到害怕",76年前的创伤使他们一辈子生活在恐惧中。3、平安愿望强烈。调查发现,大多数幸存老人个性内敛,敏感,自制,退缩,无论在家里还是家外,都不希望与他人发生争执,不愿意和他人起冲突,如果遇到矛盾,也通常采用回避退让、自我克制的方法求取化解,最看重的是"相安无事"。三、建议:1、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建构完整的保障制度。2、依托社区,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老人开辟专门的心理关爱渠道。3、广泛宣传,动员全社会都来关爱"南京大屠杀"幸存老人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