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濮凹陷濮卫地区沙一段原油来源分析

来源 :第十六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wf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濮卫洼陷区地处河南省濮阳县和山东省莘县境内,构造上位于东濮凹陷北部濮城、卫城、文留和古云集四个构造的结合部,是濮城断裂系和卫东断裂系相向而掉所形成的地堑构造,向南往文留构造抬升,向北过渡到陈营构造,东西向上,地层沿洼陷轴部向两侧抬高,形成一个向四周抬高的洼陷单元,北部构造相对简单,南部构造复杂,勘探面积约100km2.沙一段原油除个别富集重碳同位素的样品外皆与沙二段、沙三段原油在族组分特征、碳同位素、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方面十分相似,且与沙三段烃源岩具有较好的亲缘关系。沙一段原油中富集重碳同位素的样品,属于未熟一低熟油,较其他沙一段样品成熟度更低,以陆生生源为主,与沙一段部分偏腐植型干酪根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由此判断,沙一段中富集轻碳同位素的原油主要以沙三段烃源岩早期成藏后运移至沙一段储层成藏,而富集重碳同位素的原油则可能是沙一段自生自储。
其他文献
页岩系统孔隙网络结构既能提供空间储存气体,同时可以提供孔隙表面作为吸附气的基础.已有研究表明页岩孔隙可以在有机质的热演化过程中发育而成,通过SEM的观测也发现了在很大的成熟度范围内有机质孔隙是页岩孔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关于页岩系统有机孔隙的发育及其气体吸附能力受到了广泛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目前国内对高过成熟页岩的研究、勘探开发工作主要集中于上扬子地区的下寒武统与下志留统两套海相页岩,以Ⅰ型、Ⅱ型干酪根为主.而针对以Ⅲ型干酪根为主的海陆过渡相过成熟页岩的研究相对匮乏.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咸水湖相盐间云质页岩层系矿物组成复杂,盐岩层与盐间层频繁交互沉积,盐间地层属较好的生油层,其生成的油气由于上下盐岩的遮挡形成自生自储的相对封闭的页岩油系统.
沧东凹陷孔二段是黄骅坳陷南部"传统的"主力生烃层系,以湖相深灰-灰黑色泥页岩为主,该套烃源岩平面分布范围达上千平方千米、纵向累计厚度逾300米,具备形成致密油大面积连片分布的基本地质条件.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73沉积时期富有机质页岩广泛发育,但其页岩油资源潜力尚不明确,不同地区页岩油发育条件也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通过对镇泾、彬长、旬邑和富县等地区长73页岩的井下岩心和岩屑样品的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残留油的含量与组成分析,初步明确了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不同地区长73的页岩油资源潜力及其发育条件.
页岩孔隙结构对页岩油气的储集和运移具有显著影响,因而对页岩孔隙结构特征的研究十分重要[1].不同的孔隙结构表征技术往往适用于特定的孔隙尺寸范围,而由于页岩孔径大小变化范围较大且发育大量的纳米级孔隙,对其孔隙结构进行合理的表征十分困难.
本文以钻井取心为基础,通过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方法建立有效烃源岩地质判别标准。针对以上有效烃源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优选测井响应,形成一套针对该区复杂地质条件的烃源岩识别方法,有效支撑了该区的致密油勘探。该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
天然气组分与稳定碳同位素值是研究烃类产生、排驱和运移的关键地球化学参数,对判识天然气成因类型、确定有机质成熟度并进行油气源对比具有重要意义[1].
本文以上扬子区晚奥陶世五峰组页岩的地层厚度重建为例,依托GBDB数据库平台收集整理上扬子区277个剖面(钻井)综合地层数据,以年代地层为框架,针对上扬子区晚奥陶世凯迪阶晚期笔石带-赫南特早期笔石带,利用ArcGIS软件开展定量地理分布与厚度重建工作,并计算页岩气资源量,本文研究成果可为五峰组页岩气精细勘探开发提供基础依据,具有较为现实理论意义。
华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笔石页岩广泛发育,然而黑色页岩中有机质分布在平面上和纵向上非均质性均较强,且有机质差异富集规律还存在较大争议,富有机质页岩形成条件尚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