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后滩水生态修复与水质调控的效应

来源 :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ladr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世博区后滩水体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重要建设项目之一。2008年10月至2009年6月,对后滩水体环境质量特征参数变化以及水生植物生长状况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分析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优势种、物种多样性等特征参数。并利用单因子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Iwq)进行水质评价,取DO、CODMn、NH4 -N、TN和TP五项水质参数用于水质标识指数计算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Ⅳ类水占38.1%,Ⅲ类水占61.9%,且综合水质变化趋势为Ⅳ类水转化为Ⅲ类水,主要污染指标是TN,其它指标均达到Ⅲ类水;沉水植物对水质净化效果明显,对氮、磷去除能力较强,金鱼藻与龙须眼子菜生长状况较佳;浮游藻类共五门39种,主要优势种为水华微囊藻、铜绿微囊藻,总藻类密度平均值为27.23×104 ind/L,Shannon -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为1.56;轮虫数量较丰富,桡足类较少,其中萼花臂尾轮虫、长三肢轮虫、长额象鼻溞、微型裸腹溞为优势种,Shannon - 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为0.29~4.45。该水质调控工艺对水生态修复和水质净化效果明显,可成功应用于世博会后滩水域生态环境建设,具有良好的前瞻性。
其他文献
在无氮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氮,对经过氮饥饿的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Bohlin)和裸甲藻(Gymnodinium sp.)进行一次性培养,分别研究它们对两种形态无机氮(NO3-N,NH4 -N)的生长反应,并应用Monod方程分别计算了两种藻的营养动力学参数(μmax,Ks)。结果表明,两种藻适宜在氮磷比为(16~27.56)∶1的环境中生长,裸甲藻比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