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缝合”理念下的高铁站地区设计策略探索--以沈阳新南站地区城市设计为例

来源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huis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铁对于城市建设发展的促进集中体现在高铁站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高铁站地区已经不单成为城市的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也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城市的综合功能和形象门户地区.所以,做好高铁站地区的城市设计工作尤为重要.而在此城市设计过程中,如何解决高铁轨道交通廊道对高铁站地区的空间、功能、交通和风貌等各方面造成的割裂影响是城市设计的一项技术难题.因此,本文提出了"城市缝合"的设计理念,以沈阳新南站地区城市设计项目为例,从整体统筹引导高铁站地区功能、协同塑造两侧门户空间特色风貌和架构地区立体综合交通体系等方面探讨破解"割裂"难题的技术思路,以期为同类型城市设计工作提供设计思路参考.
其他文献
城市是人类社会的空间载体,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方面面发展,城市空间也随之改变.随着生产力的提升,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改变,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的社会形态,新的政治形态.本文聚焦在社会形态变动中政治形态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对北京与柏林进行对比研究.根据两座城市历史的共性将社会形态分为旧社会形态稳定期、多种社会形态动荡期以及新社会形态确立期三个阶段.进而针对
在乡村振兴备受重视的今天,资本对乡村发展尤为重要,其在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成效值得肯定,但在乡村文化传承和社会管理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争议.本文从资本介入乡村的背景入手,分析资本何以进入乡村,结合典型案例将资本的来源和运作方式进行分类,并深入分析南京周边乡村在资本驱动下产生的空间变化及影响,最后从资本视角对乡村空间变化进行解析与反思,以期为资本驱动乡村发展提供理性判断思路.研究发现在资本驱动下,乡村生产
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是空间规划参与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渠道,研究的对象是与城市规划密切相关的通信设施.本文厦门市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中无线城市规划分册为例,在梳理厦门移动通信基站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厦门市移动通信基站覆盖技术与策略以及建设相关原则.根据各区相关城市规划、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目标,预测移动通信网络业务需求以及移动通信基站建设需求,指导下一阶段厦门市无线城市的建设.
在经济新常态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重背景下,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推进,环境和土地资源政策不断收紧,以钢铁等产能过剩型产业为主导的传统制造业专业小镇面临着发展的极大窘境,面对新的经济周期,原有的粗放式发展路径已显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本文以"不锈钢之乡"——江苏省泰州市戴南镇为例,分析其产业发展特征和现实存在的问题,研究其未来转型发展的路径和方向,认为要从全产业链的角度出发重组产业结构,淘汰低端产能、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我国农业摆脱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束缚,解决我国农业困境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一项战略举措.本文以前期对宝清县及部分下辖村庄进行实地调研获得的详实资料与数据作为支撑分析研究,通过构建DPSIR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5个方面,选取了23个指标构建了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宝清县域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使用该方法得出各
"城市双修"是国家为解决日益突出的城市问题而提出的有效措施.本文根据城市规模和现实基础等因素,将我国的城市划分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两个大类,并以具体项目为实例,对欠发达地区"城市双修"规划编制中的实践经验和积极探索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提出以全局把控为纲、项目落实为领、价值修复为魂、发展现实为度的规划思路,完成为地方"量身定制"的"城市双修"规划,对我国类似城市开展"城市双修"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近年来,以政府主导下的铁路枢纽建设带动周边存量空间的更新提升,成为城市转型期切实可行的发展新模式.本文结合北京工作,立足于枢纽地区的差异化特征和多样性需求,建立了地区规划建设的价值导向,并协同城乡规划各层级内容,探索了具有实操性的规划体系与实施路径,为建设以人为本、便捷优质、富有魅力的新一代城市门户地区提供思路拓展和技术支撑.
本文以探究城市儿童公共开放空间出行特征与场所满意度为目的,选择两个大连市典型的大型公共开放空间(城市公园)为目标进行问卷访谈与调研,收集了105个儿童游憩家庭在案例场所的受访家庭基础情况、出行行为和场所满意度情况的相关数据,分析总结了儿童游憩家庭的出行特征和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大部分儿童家庭偏向周末出游,出行时耗以10到30分钟为主;距离3公里内的出行方式以步行为主,超过3公里主要是私家车出
城市间基于知识资本的"创新流"成为测度城市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以Castells的流动空间理论作为理论根源,以世界城市为研究对象,建构起世界城市网络的分析框架,探索基于合作论文及专利联系的全球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特征;并以北京、上海、深圳作为横向对比案例,重点考察广州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功能实现.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论文的全球科学资源分配格局较为协调与稳定,而基于专利的全球技术创新网络体系则具有
"淮河生态经济带"于2018年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而蚌淮城市组群作为淮河生态经济带上的核心城市组群,对推动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区域产业分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合理的工业结构和产业发展政策是推动蚌淮城市组群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偏离份额分析法(SSM)可较准确地确定区域内各产业部门的发展情况与全域产业部门相比较的竞争力大小,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动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