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心系问诊量表的研制及评价

来源 :第九次中医诊断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wer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着手研制中医心系问诊量表,初探中医问诊的规范化研究。研究地点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曙光、岳阳等医院的门诊及住院部。 方法:运用量表(问卷)方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研制中医心系问诊量表。并借助频次、Dcphi方法、卡方检验等多元统计学方法,进行症状的筛选,对心系问诊量表进行反复修改,并进行重测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内容效度等评价。 结果:通过以上方法及研制步骤,中医心系问诊量表主要包括基本信息、主诉、现病史(伴随症状)、既往史,并附望、切诊信息及中西医诊断结论。其中一般问诊包括寒热、汗、头身胸腹、饮食口味、二便、睡眠、情绪等8个维度,最终筛选出66个症状变量。 结论:通过对中医心系问诊量表的研制,说明运用量表的方法对中医问诊进行规范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并可通过心系问诊量表的研制,为其它脏腑问诊量表的研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对3种脾气虚证模型大鼠的血清胃泌素及胃窦部胃泌素分泌细胞(G细胞)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动物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大黄组、双因素组(大黄法、游泳力竭法复合)、三因素组(大黄法、游泳力竭法、饥饿法复合)。检测血清胃泌素,胃窦G细胞等指标。结果:汲因素组、三因素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以三因素组为著(P<0.01)。结论:脾气虚证胃窦G细胞数量减
费伯雄对燥证具有独特的见解和治疗经验,他在《医醇賸义》中,根据导致燥症的种种原因和燥证易发的不同部位,以及对凉燥、温燥及内燥不同性质的认识,把燥证分为肺燥、心燥、肝燥、肾燥等多个证候,自制多首治燥验方。其立法严谨,颇切临床,体现费氏和法缓治的学术思想,润燥而护卫正气。由于其言简意赅,不易被读者所领会,故从三个方面加以阐发归类,提其要领。
利用红外成像技术,依据中医传统理论,对临床一发热待查的疑难病例进行辨证论治,仅用一付中药,热退病轻。从临床实践中,验证了红外技术对中医临床诊断的辅助价值。
观察分析82例中风病人的舌象基本情况,认为中风病人舌象以舌红或暗红、苔薄黄、黄厚、黄腻,有瘀斑者多见。
本文阐述了IgA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着重就凉血活血、清热化湿法在IgA肾病中的辨证施治加以探讨。IgA肾病的病因病机可以概括为湿热内蕴,血分郁热,病性多属实,而非传统所说的单纯的“肾虚”,因此目前中医凉血活血、清热化湿法为主要治法,又同时配合蛋白饮食限制,运动锻炼等,较单纯采用补法疗效更佳。
在冠心病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构建冠心病中医证候数据库系统,该系统共设计系统管理、病案管理、神经网络、病例诊断、研究动态、帮助6个功能模块,可实现冠心病证候资料的录入编辑、修改、查询、统计和研究动态查询等多项功能,具有界面友好直观,操作简单方便、系统稳定性强、安全性好、专科特色明显等优势,其成功开发和应用对于深入探讨冠心病证候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半表半里始于六经辨证,有特定的病位和证候。“非表即里”、“表里同病”源于八纲辨证中的表里辨证。非表即里,指不是在表,即是在里;表里同病实质为既有表证又有里证;半表半里实质为既非表证又非里证,病在少阳、三焦。
辨证规范化标准化是中医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中医辨证信息化研究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将人工智能方法引入到中医辨证体系中来,以期建立符合中医特色的信息化辨证逻辑体系,寻求中医证候方法学研究的突破口。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辨证信息化研究文献的分析与展望,探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信息化中医辨证体系研究及方法。
脏腑是非常重要的病位证素,而舌诊是中医的特色诊法。中医学舌面脏腑分部的理论认为脏腑不仅与舌密切相联,而且各脏腑的病变在舌面上有它们特定的反映区。本文对于脏腑病位证素的舌面分部进行进一步深入探讨,以确定它的实际临床意义很有必要。
目的:探讨白苔对各证素的诊断权值,促进中医计量诊断的发展。方法:对“中医辨证数据库”中的5139例病例资料,用双层频权剪叉算法计算出白苔对证素的诊断权值。结果:各病性证素中,白苔对阳虚、湿、寒的诊断权值最高,其次是痰、气虚、气滞等:各病位证素中,白苔对脾、胃、肾的诊断权值最高,其次是肺、心、肝等。结论:白苔对病性证素阳虚、湿、寒及病位证素脾、胃、肾等的诊断贡献度较高;采用双层频权剪叉算法,能获得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