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120Ma软流圈来源的岩浆岩:对华北岩石圈减薄机制的新制约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ch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北克拉通东部在中生代期间遭受了强烈破坏和大规模岩石圈减薄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关于岩石圈减薄的机制还存在激烈的争论,主要有机械热侵蚀[1-7]和拆沉作用[8-14]两种动力学模式,前者代表一个长期的过程持续长达100 Ma,后者代表一个相对短暂的过程在约10 Ma内完成岩石圈的减薄[13,15]。岩浆源区由岩石圈地幔向软流圈地幔的转换以及软流圈来源岩浆的出现是岩石圈减薄的直接标志。因此,要理解华北岩石圈减薄的机制需要回答两个关键的科学问题:1岩浆源区由岩石圈地幔向软流圈地幔的转换发生在何时;2这一转变过程是一个相对"缓慢"还是"快速"的过程。本研究首次在华北东南缘胶东焦家金矿区识别出两种类型的煌斑岩,即低钛(w(Ti O2)<1.1%,Ti/Y<270)和高钛煌斑岩(w(Ti O2)>2%,Ti/Y>370)。低钛煌斑岩富K2O、Mg O、Cr、Ni和Pb,亏损高场强元素,类似于与俯冲有关的岛弧玄武岩;而高钛煌斑岩富Na2O、Ti O2、TFe2O3、Al2O3、Nb和Ta,亏损Pb,表现出与洋岛玄武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低钛煌斑岩起源于含角闪石的富集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高钛煌斑岩起源于岩石圈下俯对流软流圈的部分熔融。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焦家低钛和高钛煌斑岩同时形成于~120 Ma。统计已有的年代学资料后发现,华北克拉通东部岩石圈地幔来源的岩浆岩集中分布在早白垩世,峰期在130~120 Ma。随后才出现少量的软流圈来源的岩浆岩,年龄分布在107~73 Ma。焦家高钛煌斑岩是目前为止发现最早的软流圈地幔来源的岩石,它的出现是华北克拉通东南缘早白垩世岩石圈减薄的直接证据。低钛和高钛煌斑岩的同时出现记录了华北克拉通东南缘中生代岩浆源区由岩石圈地幔向软流圈地幔的快速转换,暗示岩石圈在~120 Ma发生了快速减薄的拆沉作用[13-14]。
其他文献
穿刺活检技术与现代影像技术特别是实时超声相结合,用于人体各部位、多种器官病变的组织学诊断,包括甲状腺肿物、乳腺肿块、胸腹部器官肿物等,收到令人满意的取材和诊断效果[
原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西京)医院眼科教授、我国老一辈眼科学专家肖庆珊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11月28日在西安逝世,享年84岁。
目的:探讨泌尿系统感染的主要菌群分布及其敏感药物.方法:细菌鉴定按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感染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等条件致病菌,且耐药性较高.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城市化进程逐年加快,房地产产业也取得了巨大成就.房地产项目开发的推进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由于该产业是一个资金高密度密集型产业
中国的高经济杠杆率和地方债务风险受到广泛关注,目前较少研究地方债务中的银行贷款,而地方融资平台的土地抵押贷款是其中重要的融资来源。本文首次利用爬虫工具获取了中国土
摘要:古诗语言精炼,内涵丰富,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绝佳载体,在素质教育背景之下,古诗发挥的教育价值越来越突出,也得到了教师的高度关注。学生在对古诗进行深入学习和情感感悟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接受美育教育和熏陶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对古诗教学活动进行科学设计,引导学生对古诗作品进行深刻的品味和思考,将美育教育贯穿古诗教学的全过程,顺利落实审美教育目标,凸显语文教育的美育功能和人文价值。  关键词:小学
有这样一幅地图,用一套世界通用的图示标示出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的生态与文化景点,它帮助你发现熟悉的周遭可能被忽略的绿色资源,换一个角度重新认识自己的居住环境,让你在喧嚣拥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充分渗透到当今教学活动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地图学的教学领域中,计算机的应用彻底改变了地图学的教育模式与研究模式。地图具有抽象性
摘要:闽南传统红砖民居建筑有着久远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是由闽南地区特定地理環境与人文环境造就的。挖掘闽南建筑中的审美性元素,特别是砖石墙里面所蕴含的审美样式、装饰图式,某种角度说,对我们现代全球化中本土文化的保持和理解是极富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闽南特色建筑 融入区域活动 弘扬闽南本土文化  分类号:TU238  闽南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独特的性格和丰富的内涵,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如: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