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微波预处理过程中,微波电磁场与木材中水分子和其它极性基团相互作用,直接在木材内部产生大量的热,从而实现快速改性预处理目的。本文从热传导的物理规律出发,建立微波加热过程中木材内部热传导模型,并通过理论模拟揭示了不同微波加热方式木材内部的温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微波预处理过程中,本材内部的温度分布模式与微波加热方式直接相关;当采用单微波源单向辐射的方式加热时,沿着微波入射方向,木材内温度先增加后急剧降
【机 构】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材料学院 410004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100091
【出 处】
:
第四届全国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波预处理过程中,微波电磁场与木材中水分子和其它极性基团相互作用,直接在木材内部产生大量的热,从而实现快速改性预处理目的。本文从热传导的物理规律出发,建立微波加热过程中木材内部热传导模型,并通过理论模拟揭示了不同微波加热方式木材内部的温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微波预处理过程中,本材内部的温度分布模式与微波加热方式直接相关;当采用单微波源单向辐射的方式加热时,沿着微波入射方向,木材内温度先增加后急剧降低,温度分布均匀性很差:当使用双微波源相向辐射的方式加热时,由表及里,木材温度先增加后减小,温度分布比较均匀。
其他文献
染色木材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变褪色,影响其装饰效果和使用寿命,阻碍推广应用。本文引入光谱反射曲线研究了室内自然光环境下杨木和桦木染色单板的光变色过程,分析了树种、漂白处理、染料结构及浓度对染色单板耐光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光辐射后染色单板K/S曲线呈下降趋势,光谱反射率曲线向黄光方向移动,染色单板发生黄化。染料品种对染色单板耐光性影响显著,酸性蓝染色单板的光谱反射率曲线变化明显,而酸性大红的变化不大
以我国特有的黄藤为研究对象,运用可见光显微分光光度计,对不同生长时期薄壁细胞及细胞壁微区木质素含量及分布进行研究,探寻木质化程度与其性质间关系,提高我国棕榈藤资源高附加值加工利用水平。研究表明:随着黄藤材藤龄的增大,薄壁细胞次生壁中S基木质素含量不断增大,S基和G基木质素总量呈“降-升-降”变化趋势。薄壁细胞角隅处木质素含量高于次生壁,薄壁细胞壁各微区木质素均为次生壁<初生壁<胞间层。
为分析辐照接枝对竹材力学性能影响,利用控制在60.220kGy剂量范围的60Coγ射线辐照,诱导浸渍过有机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毛竹生材和炭化材接枝改性。结果显示:生材相对其对照组,浸渍单体并接受剂量为180kGy辐照后,基本密度、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分别提高了6.7%、4.4%和28%;径向、弦向、体积全千千缩率分别降低了38.9%、47.4%、32.9%。炭化材相对其对照组,浸渍有机
对五节芒茎秆纤维形态研究表明:五节芒茎秆皮和木质部纤维长度分布范围为774.99—5203.33μm,宽度范围为7.96—32.64μm,平均长宽比为121.51,平均腔径为6.49μm,平均壁腔比为2.61,为厚纤维;茎节纤维长度分布范围为180.67—1044.99μm,宽度范围为10.71-37.96μm,平均长宽比为28.64,平均腔径为5.17μm,平均壁腔比为3.10,为厚纤维。
竹材的化学成分研究对于竹材制备材料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文中,采用中等长度高温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技术对四种竹材(慈竹、硬头黄竹、寿竹和红壳雷竹)甲醇-氯仿(1:1,v/v)抽提物中的脂肪酸、甾醇、蜡、甾醇酯和甘油酸酯等五大组分一步分离出54种化合物,同时采用高压液相色谱(HPLC)对类脂物中的酚类化合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这四种竹子类脂物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游离脂肪酸(6.49-29.15%)、甘油-酯(0
为研究水合氯化镁、碱式碳酸镁、氢氧化镁对木材的阻燃效果,本文借助锥形量热仪、热重-示差扫描量热同步热分析仪、体式及数字显微镜系统地探讨了此三种物质与木粉混合物的燃烧特性、成炭量及炭产物形态,并分析了三种化合物对木材的阻燃机理。结果表明,三种镁化合物均能明显降低木材的热释放速率和总烟释放量,降幅为分别为29.3-38.2%和58.0-72.0%,表现出较好的阻燃抑烟效果。三种化合物对木材的阻燃作用从
采用不同质量分数的低分子量三聚氰胺-脲醛树脂(MUF),及其与硼酸、硼砂复配的改性液,分别对柳杉木材进行浸渍处理。结果表明:树脂溶液和复配改性液均对木材具有良好的渗透性,且木材增重率随改性液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加,两种改性液均能有效提高柳杉的物理、力学和阻燃性能。
本文通过热重(TG)和差热分析(DTlA),考察经不同浓度的MUF及其与硼酸、硼砂复配的改性液处理后柳杉木材的热分解过程,得知MUF及其与硼酸、硼砂复配改性剂对木材的阻燃作用主要表现为:(1)MUF具有一定的催化成炭作用,复配硼酸、硼砂后其催化成炭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加强。由于形成的炭层隔热、隔氧,且能阻止可燃气体进入气相,从而延缓了木材的热分解。(2)MUF在高温下分解,产生N2、NH3等不可燃气体
以Ⅰ-214杨木染色单板为试材、氙光作为辐射光源,考察其在100h光照过程中表面颜色的变化规律,依据红外光谱图的谱峰位置和谱峰相对吸收强度,分析和确定了光变色过程中染色杨木单板的化学组分。结果表明:染色杨木单板受光辐射易发生变色,其中酸性蓝染色单板的明度指数L*和色品指数b*变化显著,其光变色度显著大于酸性大红GR染色单板:若以波数1510cm-1为基准,非共轭羰基C=o振动的吸收峰(1738cm
通过总结热处理对木材颜色变化的研究结果,深入分析了热处理方式、热处理工艺参数温度和时间、树种与化学成分对热处理材颜色变化的影响,颜色变化与化学成分以及物理力学性能的相互关系,热处理材颜色光稳定性能。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