酯化SMA合成

来源 :中国化工学会2003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w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沉淀聚合法合成苯乙烯-马来酸酐树脂及部分酯化的共聚物.通过酸碱中和滴定法和测定乌式粘度法研究了非均相共聚环境下,单体配比、引发剂浓度、酯化时间对苯乙烯-马来酸酐树脂及其酯化物的酸值、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分析表征了共聚物的组成、结构,并对共聚物的热稳定性和玻璃化转变温度进行了测定.
其他文献
利用CBuilder 5.0建立了端口存取功能控件,以面向对象的方法,成功地开发了在Win98/WinMe下运行的电加热微型反应器控制软件,并针对这类大惯性对象,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参数校正原则的自校正模糊控制方法.实验表明这种算法可以很好地克服对象的惯性,具有过渡过程短,稳态精度高且无超调的优点.
在工业计算机(IPC)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组成的控制系统中.数字信号与控制系统的连结有三种主要方案.各种方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以锌盐/钼酸盐/低磷有机物/羧酸磺酸共聚物为循环水系统缓蚀阻垢剂的有效组分,研制了新型低磷缓蚀阻垢剂.其特点是含磷低,仅为常规有机膦系列复合水处理剂的30﹪~50﹪.循环水系统应用该剂后,排污水磷含量符合环保要求;缓蚀阻垢性能达到中石化标准要求.
对氢氟烃HFC-134a(1,1,1,2-四氟乙烷)(R)替代氯氟烃制冷剂CFC-12(R)的可行性以及(R)替代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研究了几种不同体系催化剂的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反应,结果表明,催化剂组成及温度、空速、n(NH)/n(NO)、压力等反应条件对NO的还原有明显的影响;催化剂Ⅱ在含氧气氛下具有良好的SCR反应性能,可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180℃)进行NO的还原反应,其低温脱除NO性能优于其它两种体系的催化剂,也优于国内外参比催化剂.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系列CuO/LaMnO催化剂.利用XRD及BET比表面积方法测定了催化剂的物相组成及比表面积.活性测试表明,适当负载量的CuO/LaMnO催化剂对CO还原NO反应具有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催化法脱除NO的研究现状,其中包括NO的催化分解、NH选择性催化还原、烃类选择性催化还原、CO非选择性催化还原、三效催化剂及TiO基催化剂在脱NO中的应用等.
从聚乙烯气相流化床诱导冷凝操作工艺的基本原理入手,对诱导冷凝操作所带来的固有风险展开分析,并提出风险防范的思路和对策.
通过各种油品的蒸汽裂解结果比较,论述了加氢裂化原料性质、工艺条件及工艺流程对其尾油蒸汽裂解性能的影响,认为选择加氢裂化尾油作为蒸汽裂解原料,是扩大乙烯原料来源的有效途径.
讨论了两种含磷二胺化合物(4-胺基苯氧基)-苯基氧化磷和二(3-胺基苯基)苯基氧化磷作为固化剂在环氧树脂中的应用.两种固化剂与环氧树脂828、环氧树脂1510作用,产生出磷酸化的环氧树脂.为了提高环氧树脂中磷的含量,加入了BGPPO即二(缩水甘油基)苯基氧化磷.这两种固化剂与环氧树脂发生作用,具有相似的反应能力,比4,4-二氨基二苯砜(DDS)高,但与4,4-二胺基二苯甲烷(DDM)相比要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