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优质烃源岩中微体(超微)化石初步研究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g666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系统为主要手段,对岩石的机械断面进行系统扫描观察,先后在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优质烃源层(油页岩层)中发现了数种微体、超微生物化石,以及似生物化石的组构,积累了丰富的实际资料。
其他文献
自2006年起新疆油田在陆东-五彩湾地区土钻探井30余口,该区油气分布源控特征明显,原有的宏观烃源岩评价已不能满足油气勘探的需要。随着资料的大量累积补充,本研究根据露头和井下样品,对上、下石炭统源岩分别开展精细对比和评价工作,对源岩的分布、源岩与火山岩的相互关系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这对确定该区下一步油气勘探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西部盆地油气成藏历史复杂,存在多套不同时代的海相成熟-高过成熟生油岩。这些生油岩常用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比较接近;同时,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往往主要反映受污染或混合端元中低熟油的特征;于是,本文以塔里木盆地为例,综合分析了其他受成熟度和污染影响小的地球化学指标。
油气晚期成藏具有普遍性,其油气的生成有早有晚。在特殊地质条件下,古老地层也可在古近纪以来生排烃并聚集成藏,其成藏效率也高。塔里木盆地台盆区目前发现的油气多产自寒武-奥陶系,属于典型的高温高压深埋地层,演化历史长而复杂,存在一系列与资源评价和深层有关的生烃问题,热史研究结果表明,自志留纪以来的热成熟度就达到了烃源岩生烃衰减的门限,这与现在发现的大规模油气的事实不相符。需要我们对气藏的来源,层位,是干
随着勘探工作的进展,在大民屯凹陷已经发现了下第三系、中上元古界和太古界含油气层系。古潜山储层的发现,使大民屯凹陷的油气勘探取得了新的突破。对于组成古潜山的中上元古界碳酸盐岩能否生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对静安堡、东胜堡等古潜山各层系原油及源岩进行分析对比,讨论了下第三系源岩及中上元古界碳酸盐岩的生油能力及其对油源的贡献。
凯里地区是扬子区著名的下古生界油气显示分布区。该区下古生界残余油藏的油源尚存争议,烃源岩争论主要集中在下寒武统九门冲组、二叠系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等层位。本文通过对凯里凯棠残余油苗、凯里下寒武统九门冲组泥岩、凯里二叠系泥岩及贵州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的全油及干酪根碳同位素、正构烷烃碳同位素、饱和烃芳烃生物标志物等对比研究,探讨了凯棠油苗的油源及演化问题。
本文针对吐哈、三塘湖盆地石炭系海/陆相沉积环境判识,高/过成熟热演化程度界定等方面的地化研究难点问题,仅仅依靠饱和烃类生物标志物是不能充分揭示其相关信息。由此开展盆地原油芳烃类生物标志物的系统分析,总结其相应地球化学特征及相关地质意义,重点解析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原油母源沉积环境、有机质来源、热演化程度等方面信息。
本文针对目前高蜡油成因研究的薄弱环节,以我国典型的高蜡油盆地—大民屯凹陷为对象,以成藏动力学理论方法为指导,以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相结合,利用色质分析、热模拟、高温色谱分析、地层原油高压物性测试等手段,系统地研究了高蜡油的母质成因和动力学-地球化学作用成因。
泌阳凹陷是南襄盆地东北部一南深北浅的中新生代箕状断陷湖盆,是中国东部重要的油气勘探区。30多年的油气勘探已经证实了该凹陷是“小而肥”的凹陷。从泌阳凹陷西部地区井楼油田和古城油田的原油物性数据看,它们均属于粘稠的重质原油。饱和烃色谱图显示该区原油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生物降解,其中正构烷烃和异戊二烯类烷烃痕量或完全无法检测,部分原油的规则路烷和C30藿烷也受到一定程度降解。因此,该区原油中很多饱和烃生物
泌阳凹陷属于南襄盆地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是一个典型的中-新生代小型伸展断陷。自1975年至今,相继发现了双河、下二门、井楼、古城、新庄、安棚、杨楼等油田。其中,在南部陡坡带发现的双河油田为亿吨级大油田,是由多个砂岩上倾尖灭型油藏组成,本研究对其原油进行了详细的物理性质和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油源对比分析。
在含油气盆地生烃研究中,对烃源岩有机碳含量(TOC)的研究是一个重要方面。如何识别和度量有机质含量在垂向剖面上分布的非均质性,对我们正确评价有效烃源岩的分布和生烃潜力是极其重要的。本研究主要是针对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探区烃源岩沉积环境变化大,发育层段砂泥岩互层的特点,根据自然伽马测井系列,将泥岩与非烃源岩岩性的地层区分开来,从而识别出烃源岩层段。根据海塔盆地不同凹陷、沉积环境建立相应测井模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