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采用固护正气、祛除病邪的方法,研究针刺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损伤的"治末病"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方法:以肾俞、百会穴为针刺用穴.颈动脉引流法全脑缺血7 min
【出 处】
:
第四届中国上海中外针灸临床与科研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固护正气、祛除病邪的方法,研究针刺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损伤的"治末病"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方法:以肾俞、百会穴为针刺用穴.颈动脉引流法全脑缺血7 min再灌注造模.病理学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脑片缺血性病理变化,顶皮质Ⅰ区Ⅴ层幸存神经元记数.基因芯片技术进行针刺诱导大鼠脑组织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结果:不同再灌时间段,E0.5hr组幸存神经元密度显著均高于D组、E1.5hr组和E3hr组(P<0.05),E3hr组与D组无差异(P>0.05).针刺预处理后0.5hr,大鼠脑组织表达变化大于2倍的基因共265个,20个基因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意义,其中8个基因表达上调,12个基因表达下调.
结论:针刺预处理具有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该作用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一些针刺诱导基因表达产物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针刺"治末病"、"双固一通"疗法提供了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证据.
其他文献
笔者就目前经络实质研究中选用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进行了一些反思,并提出了今后经络实质研究可能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分子生物学作为当今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它的理论和技术也给针灸原理的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前景.作者以如何在针灸原理研究中合理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抑制消减杂交技术、冷热休克
本文扼要回顾了我国从针刺镇痛发展到针刺麻醉,再发展到针药复合麻醉的经过,简述了针药复合麻醉的特点及针药结合的优点,简明介绍了阿片肽参与针刺镇痛的研究进展.
本文对临床108例207只眼白内障患者,进行针刺及西药组随机对照性研究,针刺能使视力提高,总有效率为72.5%,视力级别测试、晶体混浊改善及随访有效率也均高于西药组;同时可见血
目的:研究电针对大鼠中度脊髓损伤后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将大鼠分为电针组,单纯针刺组和造模组,用Allen改良法撞击致SD大鼠脊髓T12损伤,分别予电针和单纯针刺治
从市场重心转移、热点区域转换的角度来看,中国楼市正处于快速变化的当口。房地产行业真正的未来已经不再局限于京沪这些一线城市,而是眼下还不那么主流、但潜力无限的二、三
目的:探讨针灸早期干预对原发性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机理. 方法:用去卵巢方法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针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针灸
对传统艾灸、替代物灸和人体穴位红外辐射光谱的分析比较发现,隔附子饼灸、隔姜灸和隔蒜灸三种传统间接灸与人体穴位归一化红外辐射光谱有惊人的一致性,其辐射峰均在7.5 μm
朱森先生字子元,于民国纪元前十年(一九○二)一月十五日,即光绪辛丑十二月初六日,生於湖南郴县之瑶林,弟兄四人,先生行二。幼年聪慧,惟亦无大异於常人,而坚毅笃行,则为常人
目的:观察不同针灸疗法对颈椎椎间盘退变大鼠的bFGFmRNA表达含量的影响.方法:在建立颈椎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基础上,采用RT-PCR法检测60只大鼠椎间盘组织bFGFmRNA的表达.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