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葛花与枳椇子自古以来被中医列为解酒专药,梁代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所收录的《名医别录》中最早记载葛花"主消酒",唐代的《新修本草》最早记载枳根"以木为屋,屋中酒则味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葛花与枳椇子自古以来被中医列为解酒专药,梁代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所收录的《名医别录》中最早记载葛花"主消酒",唐代的《新修本草》最早记载枳根"以木为屋,屋中酒则味薄"。由此可见,葛花的入药历史早于枳椇子,故在解酒毒时常被医家作为首选药而使用,金元时期的医家李东垣创立解酒专方葛花解酲汤即以葛花为君药,但随着枳椇子临床应用的日渐增多,开始有文献记载将葛花与枳椇子合用以解酒毒,现代临床也出现有不少含有葛花与枳椇子的有效解酒处方。本文通过整理、分析二者在解酒毒方面的古今文献记载,认为葛花与枳椇子配伍,散渗结合,分消湿浊,因势利导,可使酒湿邪气排出体外,与中医治疗"伤酒"的"上下分消"大法相一致,此外,枳椇子其性较为和缓,能润五脏,又可避免葛花发散,伤阴耗液之弊,故两药配伍相得益彰,相互为用,可增强解酒毒之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食道癌患者化疗致胃肠道和骨髓抑制等毒付反应的中医辨证施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近年来32例食道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两组共用DBV方案联合
记述了新生代晚期兔形类的两新种:淮南上新五褶兔Pliopentalagus huainanensis sp.nov.和李氏翼兔Alilepus lii sp.nov.,材料产自安徽淮南大居山洞穴堆积的不同层位.淮南上新
常德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燃气管网包括27.99km次高压绕城管道、36.46km中压城区管道和200km长输管道。在2014年给管网施加阴极保护之后,管道腐蚀情况得到了极大改善,穿孔
晚三叠世延长期,鄂尔多斯盆地为一大型淡水内陆湖泊,长7为湖盆的最大扩张期,是中生界重要的烃源岩分布区。随着姬塬油田近几年长8油藏的规模开发和勘探评价程度的不断深入,该
近年来在青海柴达木盆地中新世地层内新发现的犀科化石,经研究有3属3种,即Acerorhinus tsaidamensis.Hispanotherium matritense和Dicerorhinus ringstromi,其中后两个种是在
记述了新疆吐鲁番中三叠统克拉玛依组肯氏兽类一新材料,它与短吻副肯氏兽(Para-kannemeyeria brevirostris)正模特征相似,确定二者为同种.将中国已知的中国肯氏兽及副肯氏兽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常见病毒,属于呼肠病毒科的一种,由分子量不一的11个双链RNA片段组成。根据RV基因结构及其特异性,可划分为A-G七个组。
采用光谱分析方法研究了连二硫酸水溶液的稳定性与酸度、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连二硫酸及其盐溶液在紫外-可见光区没有明显的光谱吸收.室温下,在硫酸浓度低于1.0mol/L的水溶液中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