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物性肝损伤是临床严重不良反应的主要类型,也是导致药物撤市的最主要原因。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报道呈增高趋势,特别是传统无毒中药肝毒性问题屡有报道,引起国内外颇大争议。由于缺少体现中草药复杂性特点的诊疗规范和标准,造成目前中草药相关肝损伤(Herb-induced Liver Injury,HILI)临床诊断不准确、临床治疗混乱等问题,严重掣肘中医药标准化和国际化发展。为了明确患者肝损伤与中草药之间的关联关系,科学规范HILI诊断和治疗,正确引导HILI评价与研究,在中国科协团体标准首批试点项目支持下,由解放军302医院中西医结合中心主任、全军中医药研究所所长肖小河研究员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中西医结合中心主任李秀惠主任医师共同领衔,组织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和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分会等学术机构50余位专家共同研讨和论证,起草并制订国内外首个专门针对中草药致肝损伤的诊疗技术标准—《中草药相关肝损伤临床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并于2016年4月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正式发布实施。《指南》发布后得到业内外专家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认可。著名药学专家刘昌孝院士、肝病专家钱英教授等对《指南》的科学价值和意义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标准是针对药物性肝病世界性诊治难题的创新性工作,既参考了国内外药源性肝病诊疗规范,同时创造性地构建了符合中草药复杂性特点的HILI诊疗方法和标准,掌握中医在药源性肝病诊疗的话语权,是中医药精准医学研究的一次重要探索与临床实践。该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也彰显了中医药人更加自信、更加开放的心态和科学精神,为国内外学者开展包括HILI在内的药源性肝病诊疗研究与合作交流提供了重要通道。为了更好地推广《指南》并加强临床应用,由解放军302医院肖小河研究员和北京佑安医院李秀惠主任医师共同发起,牵头建立首个中草药肝损伤国际协作研究组织——中草药肝损伤研究联盟(HILI Consortium),致力于中草药肝损伤的诊断、治疗、评价、预防、科普及相关诊疗标准的研究等,促进中草药在全球范围内的安全使用。首创智能化HILI在线病例数据库,运用流程化、规范化和统一的网络技术平台,紧密结合全国巡讲、全国和国际性大型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国家医学继续教育等线下学术推广活动,将《指南》进行系统化推广应用,讲座总听众超过3万人次,有力指导科学认知HILI、临床合理用药、减少HILI发生,使中草药肝损伤在临床有据可查、有规可依、有法可治、有策可防。同时《指南》研制团队已在专业刊物发表《指南》以及《指南》解读系列相关论文,面向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的科技专家解读和推广《指南》。《指南》在多形式、系统性的推广应用中,深受中医和西医专家的认可,并获得众多临床工作者的肯定与支持,目前《指南》已经在解放军302医院、北京佑安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