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腰椎Coflex棘突间动态稳定器植入术中、术后的假体植入并发症及其应对策略.方法 对2008年9月至2010年8月133例(拟)行Coflex棘突间动态稳定器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男62例,女71例;年龄35~81岁,平均60.8岁)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出现Coflex植入并发症者13例(男6例,女7例;年龄41~71岁,平均58.6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腰椎Coflex棘突间动态稳定器植入术中、术后的假体植入并发症及其应对策略.方法 对2008年9月至2010年8月133例(拟)行Coflex棘突间动态稳定器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男62例,女71例;年龄35~81岁,平均60.8岁)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出现Coflex植入并发症者13例(男6例,女7例;年龄41~71岁,平均58.6岁).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采用颈前路零切迹自锁式椎间融合器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早期临床疗效及影像学评估.方法 2011年10月~2012年10月46例颈椎病患者接受颈前路多节段减压零切迹自锁式椎间融合器植入术.患者年龄34~73岁,平均50.1岁.2个间隙23例,3个间隙21例,4个间隙2例.
目的 探讨食管型颈椎病的诊断以及围手术期处理的基本原则.方法 收集我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颈椎前方骨赘增生导致食管压迫的手术病例共5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54.7岁.
目的 观察颈椎屈伸与旋转运动负荷试验诱发颈性眩晕发病率的不同,探讨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方法 颈性眩晕患者93例,年龄26~80岁,平均54.5岁.病程1周~30年,平均46.2个月.分A、B二组,先后分别令患者进行颈椎最大程度的屈伸和左右旋转运动诱使其发病,同时使用日本滨松公司生产的近红外光谱仪动态观察患者左右椎动脉及颈动脉供血区脑血流量的变化及其诱发症状情况.
目的 探讨Y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n-HA/PA66)人工骨应用于颈椎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中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3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行颈椎管单开门扩大成形术患者12例,年龄35~65岁,平均43.5岁.
目的 探讨腰椎骨关节炎与腰椎骺板modic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对2005年至2012年我院收治的腰椎骨关节炎的50例病人和无明显腰椎骨关节炎的病人50例,其中有腰椎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侧凸症,腰椎滑脱症等患者,行腰椎MRI检查:明确腰椎有无Modic改变,Modic改变的类型,对比两组间Modic改变的发生率及Modic改变的类型,腰痛的严重程度与腰椎Modic改变的关系.
目的 调查北京地区18岁及以上人群腰痛患病现状,为卫生资源分配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研究方法为现况调查,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2010年12月期间对北京地区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腰痛患病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计算总患病率、地区和人群(性别、年龄)腰痛患病率,采用卡方检验、趋势卡方检验和分割卡方比较腰痛患病率的分布差异.结果 3860例研究对象纳入分析.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椎旁血管渗漏与骨水泥性肺栓塞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通过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66例75个椎体.通过术前及术后行脊柱和胸部X线检查确定是否存在骨水泥椎旁血管渗漏及骨水泥性肺栓塞.
目的 探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Centerpiece钢板与桥式支撑植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以1997年8月~2012年12月本院采用桥式支撑植骨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的2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为A组,采用Centerpiece钢板固定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的27例患者为B组.
目的 探讨脊柱内固定术后发生深部感染的常见原因及处理策略.方法 对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脊柱外科2002年6月~2012年6月共1546例脊髓损伤患者,其中接受脊柱内固定手术并于术后发生深部感染者8例纳入研究.对感染的发病率、致病生物体、处理方法、疗效等进行分析.
目的 评价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矫正手术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2年主动脉相对于脊柱的空间位置变化.方法 研究对象包括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矫正手术的22名右胸主弯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