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初步探讨腹膜后入路腔镜下半脊椎切除联合后路附件切除、脊柱矫形内固定术在腰段先天性脊柱侧弯治疗中的应用,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10月~2015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共9例腰段半椎体畸形并先天性脊柱侧弯患者,术前3天流食,术前晚/术晨清洁灌肠,半椎体朝上的侧卧位,腋中线侧腹壁切口3公分,气囊扩张腹膜后间隙,完全腔镜下行腹膜后入路半脊椎切除,同时联合开放性后路附件切除、脊柱内固定矫形、
目的探讨运用远端蒂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体会.方法2011年至2013年间我院运用远端蒂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25例.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龄25岁~56岁,平均年龄32.5岁.交通事故16例,石块等重物砸伤3例,机器绞压伤1例,骨髓炎窦道贴骨疤痕2例,骨折术后感染钢板、骨外露3例.其中修复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9例.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腹膜后入路腰椎前路结核病灶清除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应用,评估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1月-2015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共19例腰椎结核患者,病变节段位于腰2-腰5.均有指征行腰椎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术,无明显手术禁忌症.
目的:研究去抗原异种松质骨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为其在骨缺损修复领域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去抗原异种松质骨支架材料进行兔肌肉内种植实验、兔桡骨骨缺损修复实验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研究。结果:去抗原异种松质骨支架材料植入兔肌肉后逐渐发生生物降解并被纤维组织取代,兔骨缺损区植入后可被骨组织取代。实验结果证实去抗原异种松质骨的组织相容性较好。结论:去抗原异种松质骨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
Purpose:Themonoaxialpediclescrewandplate(MP)systemisanalternativetothepolyaxialpediclescrewand rodsystem(PR)forMI-TLIF.Itenhancesthetreatmenteffectoflumbarspondylolisthesis
目的 探讨中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综合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评价。方法 2007年2月—2013年3月共收治中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187例,分别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术后应用自制外洗中药康复综合治疗。(1)非手术治疗 大多数肱骨近端骨折采用非手术治疗,对无移位还轻度移位(<1cm成角在45°内),无论几处的肱骨近端骨折均采用非手术治疗,初期适当自动,三角巾或颈腕带悬吊,石膏或夹板固定即可。
目的:观察经腹膜后入路腔镜下行骶前脓肿病灶清除的临床应用,初步评估其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1月-2015年6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5例骶前脓肿病灶患者(术后经病理和细菌学证实为脊柱结核流注脓肿者3例,脊柱感染流注脓肿者2例),均有指征行骶前病灶清除术,无明显手术禁忌症.术前3天流食,术前晚/术晨清洁灌肠,平卧位,采用耻骨与脐连线中点层面,左侧腹直肌旁切口,切口约2.5cm,采用改良
Purpose: Minimallyinvasivetransforaminallumbarinterbodyfusion(MI-TLIF)isincreasinglypopularforthesurgicaltreatmentof degenerativelumbardisease.Methods: AL3–S1finiteelement(FE)mode
目的 观察尿路上皮特异蛋白3A(UPK3A)在膀胱癌中组织的表达及其对膀胱癌T24 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检测150 例膀胱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UPK3A 基因的表达。采用基因共转染法,将膀胱癌T24 细胞设为3 组:空白对照组未进行转染。
目的 探讨BRCA1 及PKD1 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肾 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择 92 例肾癌患者的手术标本,采用免疫组化 SP 法检测肾癌组织BRCA1 及PKD1 蛋白的表达,计算每张切片的阳性细胞百分数及 HSCORE 分值。 分析BRCA1 表达、PKD1 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包括年龄、性别、TNM 分期、肿瘤直径、病理类型)的关系,计算3 年生存率,应用COX 比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