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BO固定治疗肱骨干中下段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例肱骨干下段粉碎性骨折病例,采用弹性髓内钉进行固定,分析其治疗效果及优点,两例患者于肱骨内外侧髁部切小的切口,钻孔后推入弹性髓内钉,如果弹性髓内钉推入困难,必要时辅助肱骨骨折部前外侧小的切口,在保证骨折对线和上臂长度的情况下,协助弹性髓内钉穿入近骨折段髓腔内,然后将粉碎性骨折块尽量的摆放在弹性髓内钉的周围,手术以后必要
【机 构】
:
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四川宜宾,644000
【出 处】
:
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第19次学术交流会暨中国医师协会烧伤科医师分会2012年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BO固定治疗肱骨干中下段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例肱骨干下段粉碎性骨折病例,采用弹性髓内钉进行固定,分析其治疗效果及优点,两例患者于肱骨内外侧髁部切小的切口,钻孔后推入弹性髓内钉,如果弹性髓内钉推入困难,必要时辅助肱骨骨折部前外侧小的切口,在保证骨折对线和上臂长度的情况下,协助弹性髓内钉穿入近骨折段髓腔内,然后将粉碎性骨折块尽量的摆放在弹性髓内钉的周围,手术以后必要时需要辅助石膏外固定4-6周,4-6周去石膏后行积极地功能锻炼.
其他文献
文章主要针对湿润暴露疗法在浅Ⅲ烧伤创面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又依据MEBT所特需的立体湿润环境而设计的一种专用工具(耕耘刀)达到无损伤破坏坏死凝固层,从而减少皮下组织进行性压迫,提高皮温,增加渗出,为MEBO进入组织制造合适的环境。
文章论述了烧伤治疗学的特点,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诊断方法及病理生理变化特征。分析了烧伤治疗方法的历史变化,随着分子生物医学,基因和干细胞理论的不断进展完善,多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在烧伤领域尤为突出。这为降低烧伤残废率和死亡率,提高烧伤治疗和科研水平起到关键的核心作用。尤其是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烧伤方面,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中国烧伤医学,可望在新的世纪造福于人类事业。
目的:探讨创面负压治疗与湿润烧伤膏结合治疗压迫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30例患者因不同原因所致压迫性溃疡的治疗,观察负压治疗和烧伤膏外用相结合治疗压迫性溃疡的疗效。结果:30例患者全部愈合,最短7天,最长100天。结论:负压治疗结合烧伤膏治疗压迫性溃疡方法简单、实用性强、疗效显著。
由于小儿解剖生理、体液代谢的特殊性,小儿烧伤休克期补液量的计算方法与成人不同,并且小儿大面积烧伤较成人更容易发生休克。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了一套小儿烧伤休克期液体疗法,应用于临床显著提高了小儿大面积烧伤的救治成功率。
目的:为了解决溃疡创面难以愈合的难题.方法:将74例溃疡创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应用连贯性多孔导管滴注复方抗菌营养液;配合负压吸引治疗溃疡;对照组36例,接受油纱换药.结果:治疗组痊愈38例,好转4例,无效0例,4例需手术治疗,34例自愈,愈合时间35.0±8.2天.对照组:痊愈34例,好转10例,无效6例,16例需手术治疗,20例自愈,愈合时间45.7±7.2天.组间对比P
目的:探索治疗瘢痕疙瘩的有效方法,消除临床症状,杜绝或减少术后复发.方法:106名患者随即分为2组,治疗组外用疤痕平软膏,外用弹力套加压.实验组采用应用90se敷贴治疗瘢痕疙瘩,.结果:治疗结束后随访1~2年,实验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治疗组.结论:此方法操作简便,疗效确切,未发现副反应,但仅适合局限的瘢痕疙瘩的治疗.对面积超过15cm2瘢痕疙瘩并未涉及.
目的 探讨头皮肿瘤切除术后大面积、复杂头皮缺损的修复方法. 方法 应用枕动脉跨区供血的头皮瓣,修复伴有骨膜、颅骨缺失的占头皮1/3~1//2(8cm×6cm to 14cm×13cm)的大面积头皮缺损9例. 结果 9例动脉跨区供血的返流轴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均Ⅰ期修复,术后随访3~42个月,头皮肿瘤未见复发,效果满意. 结论 枕动脉与头皮其他血管之间存在广泛、稳定的吻合支,血运丰富,以枕动脉为供血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再造临床应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应对的最新方法.乳腺癌已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乳房切除带来的痛苦,使得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重建乳房.本文将以前我们采用背阔肌皮瓣联合硅凝胶假体植入即刻乳房再造方法与现在采用的延迟-即刻乳房重建等方法比较,收到初步效果,并总结出即刻乳房重建的最新流程.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神经生长因子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及鉴定.方法 贴壁培养BMSCs并流式细胞仪检测.分A、B、C组,C组不加诱导剂; A组加入3种浓度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B组加同样浓度bFGF,然后A、B组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免疫荧光及免疫组化鉴定.
目的 探讨p53基因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用手术切除的病理性瘢痕30例,作为实验组,根据临床表现及病理将其进行分组,其中包括瘢痕疙瘩10例为A组,增生性瘢痕增生期标本10例为B组,增生性瘢痕成熟期10例为C组.对照组选取浅表性瘢痕10例为D组,正常皮肤10例为E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