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强对流天气发生潜势的若干环境参数特征分析

来源 :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pl12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常规探空观测资料、WRF分析场资料等,分析沈阳地区近10年(2005年至2014年)强对流天气气候背景特征、演变规律、日变化特征,将其划分为冰雹、雷暴大风(≥17m·s-1)、短时强降水(≥20mm·h-1)及混合型4大类.分析探空资料在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中的作用,着重探讨增加14时(02时)探空对于沈阳地区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潜势预报的作用.结果表明:各种强对流天气中,沈阳地区以短时强降水发生的频率最高,其次是雷暴大风,冰雹的发生概率最小,多数强对流天气在午后到傍晚发生;(2)从合成的T-logp图的温湿廓线形态来看,有短时强降水发生的强对流天气中低层有显著湿区,与雷暴大风、冰雹为主型的相应温湿廓线有明显的形态区分,多数合成的T-logp图的显著特点是中层大气干燥;(3)冰雹型的0℃层和-20℃层高度、抬升凝结高度明显低于其他类型的相应值,短时强降水型和发生短时强降水并伴有冰雹或雷暴大风型的抬升凝结高度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相应值;发生雷暴大风时的平衡高度较高;短时强降水型的地面露点、1.5km露点温度最高,而冰雹型的相应值最低;冰雹型的1.5km温度露点差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天气的相应值;(4)冰雹型天气中T700-T500和T850-T500的值显著大于短时强降水型和雷暴大风型,并且冰雹伴随着雷暴大风等其他强对流天气同时出现时,所需要的条件性不稳定能量更大;(5)4种强对流天气类型的SI的平均值均出现了正值,说明SI失去了意义,表明更强的风暴(例如冰雹)发生前,大气层结是相对更稳定的,大气的湍流运动更小,阻碍了大气能量的垂直交换,不仅有利于不稳定能量的贮存,而且逆温层的高度可以达到850hPa以上,在一定的条件下,一旦不稳定能量得以释放,将触发更强的对流天气;(6)发生短时强降水天气时的K指数明显高于冰雹天气的相应值;(7)雷暴大风发生时的CAPE明显要小于其他强对流天气类型的CAPE,短时强降水和冰雹的垂直风切变较弱,雷暴大风需要强的垂直风切变;(8)WRF中尺度模式中的T-logp预报图,对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霾现象日趋严重,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灾害性天气.本文以气象和环保开展合作为契机,联合开展霾与清洁天气气象影响因素研究.通过对比分析2013年12月23-25日霾天气过程与2012年12月27-29日清洁天气过程,发现;(1)23-25日霾天气过程,500hPa中纬度环流偏平,宿迁地区受西北偏西气流控制;850hPa多为偏北风场,有反气旋环流影响;海平面气压场冷空气势力偏弱、偏北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导风资料、云图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0年8月20日和2013年8月16日两场历史罕见的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暴雨过程均是在高空槽东移引导冷空气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边缘偏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有利的环流形势下,高低空藕合的情况下发生的;8.20暴雨低空高温高湿气流被抬升,冷空气下沉,触发潜在不稳定能量释放,是温带气旋生形势,而8.16暴雨
为了探讨暴雨的形成机制和揭示暴雨的成因,采用常规报文资料作为初始场,运用改进的中尺度REM模式,对2012年7月13-14日的一次武汉低涡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此次特大暴雨是一次典型的梅雨锋暴雨,南支槽前和稳定的副高西北侧西南暖湿空气向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输送,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低涡东移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中尺度暴雨模式对降水场模拟结果同实况基本接近,模式对暴雨的位
利用地面、高空等常规观测资料,结合雷达、自动站等非常规资料,以及TBB和NCEP1.0°×1.0°的再分析资料,采用统计对比等分析方法对2015年4月2日江西北部强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一次强飑线系统背景下产生的,造成江西北部强对流天气的并不是飑线系统本身,而是由飑线系统前端不断生成的中小尺度对流系统.中高纬阻高形势、中纬度500hPa低槽、中低层切变以及低空西南急流的有利配置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5月27日赣东地区抚州市区域性暴雨成因从天气形势、影响系统、水汽、动力与热力不稳定等方面,运用湿位涡理论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暴雨过程是一次江淮气旋东移过程中暖区短历时强对流暴雨,江淮气旋、500hPa低槽、中低层低涡、西南风急流是暴雨主要影响系统;(2)暴雨过程以对流层低层的对流不稳能量释放为主,对流层低层湿位涡正压项MP
利用大连市气象局地基GPS/MET观测网大气可降水量(PWV)数据,分析2011年瓦房店、庄河、长海三个地区降水天气过程PWV的变化特征及其与降雨量、降雨强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物理量场和天气系统,探讨了大尺度水汽输送、辐合与PWV变化的关系,以及GPS在暴雨天气时的应用.并得出如下结论:PWV的增长方式受当地天气系统的支配和制约,对于一次明显的降水过程,从开始到结束PWV的变化与降水值有明
利用WRF v3模式,基于增长膜繁殖法(BGM)扰动方案和物理过程扰动法建立一个多物理过程和多初值的中尺度集合预报系统,并对2013年8月16日辽宁省抚顺地区浑河上游的局地特大暴雨过程进行集合预报模拟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中尺度集合预报系统能较好地模拟此次抚顺地区超强降水过程,与单一的确定性预报相比,中尺度集合预报系统的预报效果较好.不同起报时间的集合预报效果未随预报时效的临近而降低,而是72
利用东北地区84个气象站1961-2013年逐日降水资料,通过线性回归、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主成分分析和经验模态分解(EMD)等方法,分析了东北地区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53年东北地区夏季连续干旱日数(CDD)呈显著的增加趋势,年际倾向率为0.045d/a,而其他5个极端指数均表现为减少趋势.CDD与连续湿润日数(CWD)的年代际变化相反,20世纪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