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内孔燃烧装药包覆层质量研究

来源 :中国宇航学会固体火箭推进24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ofk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孔燃烧装药在使用过程中固体火箭发动机压力曲线异常,通过分析试验曲线和试验现象,确定包覆层是主要原因,通过分析研究找出了包覆层失效的原因主要是有气泡、气孔出现在药柱和包覆垫圈的夹角、侧面定位块处以及出现破裂现象。针对以上原因采取合理的生产工艺,减少包覆液和空气的掺混,将气泡消除在生产过程中,加强生产后的质量检查,通过目视、电子散斑等解决气泡引起的穿孔,通过加厚了包覆层厚度,解决包覆层破裂问题,提高了包覆层工作的可靠性。包覆层改进后发动机工作可靠性得到很大提高,发动机燃气工作规律与设计规律一致。
其他文献
阐述了航天器工程中的空间环境研究的技术内涵、研究任务及研究范畴,描述了航天器空间环境研究体系及其技术体系构成,提出了我国航天器空间环境研究在今后10年内的发展目标及思路。
对固液相变材料的旋转换热器(MFRD)的工作原理、性能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无量纲的理论模型,给出了无量纲的理论解,分析了MFRD的性能和特点,对其在航天上的应用作了前景分析,提出了热控分系统解决高功率卫星的新的热控技术。
首先对红外点目标检测与识别的研究进行了简要回顾,在此基础上重点综述了国内外最近约15年间公开报道的红外点目标检测与识别方法,特别是总结、比较了国内在该领域内的研究方法及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看法.最后,针对空间探测中的对地监测和空间目标识别以及深空探测中航天器自主导航等问题,进一步探讨了红外点目标检测与识别方法应用于空间探测的挑战性发展方向及其前景.
在航天器操作语言的基础上,根据地面测控系统和东三平台卫星飞行控制特点,研究设计了中心遥控作业.此遥控模式不仅节省了测控资源,而且大大增加了地面操作的灵活性和安全性,并已成为我国三轴稳定地球同步卫星的一种标准测控工作模式.
论述了卫星电磁隐身与电磁防护的意义和一般方法,针对卫星目标的特殊性,提出了一些新的电磁隐身与电磁防护和研究方法.
阐述了用粉末冶金SiCp/Al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星箭对接壳的应用研究,描述了SiCp/Al金属基复合材料优化设计、薄板的制备工艺研究和对接壳的结构件制备、试验对接壳的性能验证.通过应用研究,表明用SiCp/Al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的试验对接壳是可实施的,并在减重条件下完全满足星箭对接壳的性能指标要求.
太空环境中发生的热热现象不存在对流,只有导热和辐射两种传热方式.对于多层半透明介质的光学窗口内的传热,其辐射往往起着重要作用,不可忽视.本文运用通过射线踪迹法建立起来的一维多层半透明介质内的导热-辐射耦合换热模型,计算分析了两层和三层玻璃组成的光学窗口内的稳态传热.结果表明,在导热-辐射耦合情况下,舱内对流效应对稳态时的温度场和热流影响显著。
随着卫星平台公用化的发展,卫星平台的发展要求卫星的热设计具有最好的继承性和适应性,卫星平台的热控设计变化尽可能少,同时星上仪器、设备由于承担的功能不同、组成的元器件及材料的不同,对温度环境的要求并不一致,以高精度热分析技术及新型热控技术为基础与整星热管理相结合的个性化热设计,通过对卫星进行不同热特征区域的针对性热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热控制精度,缩短研制周期,满足星上仪器、设备个性化温度要求。
介绍了空间站地面热模拟实验系统中测量控制软件ThermoCon的结构形式及虚拟辐射器模拟组件.采用保温、大流量循环水均温和舱体温度跟随控制等措施,达到舱体散热的近似模拟.利用三维空间参数场自动测量机构,获得了清晰的剖面风速速率与温度的定量化分布图谱,解决了生活舱流场可视化。
RTU(RemoteterminalUnit,远置终端单元)是数据管理分系统的重要星上设备.本文对RTU软件的功能进行了介绍,重点阐述了RTU中断程序的设计以及对开发中断程序的一些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