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人体微循环通过调节血管张力和释放不同的血管活性物质来调节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以满足全身所有细胞的代谢需求。散打运动是以磷酸原系统为主、乳酸能系统配合供能的对抗性变速运动项目,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调动葡萄糖供应并维持血糖的浓度,而微循环控制着血液流动的速度和流动量,参与循环血液与新陈代谢组织之间各种物质的运输过程,故微循环机能对散打运动员的能力有直接影响,快速有效、无创易行的微循环检测对评定散打运动员的运动应激反应能力及运动后机能恢复状态尤为重要。研究方法:受试者为高水平散打男性运动员13名,年龄17.15±1.07岁,身高174.46±5.31厘米,体重70.85±9.92千克,运动年限2.65±1.41年。安排受试者进行一次高强度间歇训练,运动后以静止性休息为主,中途不进食。在运动前(Ep组)、运动后即刻(Ei组)、运动后1小时(E1组)、运动后3小时(E2组)、运动后6小时(E3组)使用心血管功能诊断仪(ZXG-F)测量受试者微循环半更新率(MHR)、微循环半更新时间(MRT)、微循环平均滞留时间(MST)。采用IBM SPSS20.0软件对所获得数据进行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描述性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研究结果:(1)高强度间歇训练对MHR的影响:经箱线图判断,数据无异常值;经Shapiro-Wilk检验,各组数据服从正态分布(P>0.05);经过Mauchly's球形假设检验,因变量的方差协方差矩阵相等,χ2(2)=37.278,P=0.000。各组MHR依次为0.037±0.068、0.044±0.010、0.044±0.016、0.043±0.010、0.039±0.009,Ep组、E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校正后F(4,48)=1.838,P=0.137。Ei组数值较Ep组显著上升了0.007(95%置信区间:0.012-0.003,P<0.001),MHR的数值增大,提示高强度间歇训练过程中机体可能通过降低外周阻力、募集更多运动单位、降低全血粘度,进而提高微血管中的血流量,使微循环更新率提高;Ep组与E3组间的MHR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提示机体微循环更新能力在运动后6小时这一时间节点上(或3-6小时之间)恢复到运动前水平。(2)高强度间歇训练对MRT的影响:经箱线图判断,数据无异常值;经Shapiro-Wilk检验,各组数据服从正态分布(P>0.05);经过Mauchly's球形假设检验,因变量的方差协方差矩阵相等,χ2(2)=126.8,P=0.000。各组MRT依次为19.68±3.75、16.60±2.93、18.07±5.49、17.33±3.73、17.45±4.36,Ep组、E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校正后F(4,48)=1.115,P=0.361。Ei组数值较Ep组显著上升了3.08(95%置信区间:1.076-5.093,P<0.001),E3组与Ep组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说明运动后微循环更新时间相对较短,在运动后即刻升高并在运动后1小时内恢复至正常水平,这可能是由于运动促进了微血管的开放,释放不同的血管活性物质来调节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以满足运动器官的代谢需求。(3)高强度间歇训练对MST的影响:经箱线图判断,数据无异常值;经Shapiro-Wilk检验,各组数据服从正态分布(P>0.05);经Mauchly's球形假设检验,因变量的方差协方差矩阵不相等,χ2(2)=13.697,P=0.138。通过Greenhouse&Geisser方法校正ε=0.664,各组MRT依次为28.41±5.42、23.96±4.23、26.08±7.91、25.00±5.38、27.51±6.36,Ep组、E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校正后F(4,48)=2.026,P=0.144。Ei组数值较Ep组显著上升了4.45(95%置信区间:1.551-7.347,P<0.001),E3组与Ep组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提示一次性大强度运动可以短暂性的降低MST,使微循环血流速度加快,完成机体的各种代谢活动。同时,MST在运动前与运动后1小时及以后各时间节点无显著性差异,提示大强度运动可以一过性的提升微循环中血液的流动速度,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恢复。研究结论:一次高强度间歇训练使散打运动员MRT、MST仅在运动后即刻出现一过性缩短,说明高强度间歇训练后机体在较短时间内提升微循环整体机能,以适应运动应激的需要,这也可能与散打运动员自身有较好的无氧供能基础有关。但由于MHR维持较长时间跨度(>3小时)的高水平状态,而并非传统观念中的微循环机能可在运动结束后的数分钟恢复至正常,这一结果可为散打运动员运动后机能恢复的时间跨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