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对比剂外渗几种不同处理方法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j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CT增强扫描广泛应用影像诊断,但碘对比剂外渗处理一直是困惑的问题,因其渗透压的原因及对组织细胞的毒性作用,轻者引起组织疼痛、肿胀,重则皮肤血水泡、组织坏死,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影响诊断治疗,延长住院天数,经济负担加重;可能是医患纠纷的导火线.为其选用几种无创伤治疗方法作为比较研究,用以指导影像护理工作. 方法:结合文献,碘对比剂理化性质,实验设制四组:生理盐水外渗组、碘对比剂外渗不处理组、碘对比剂外渗50%MGSO4外敷组、碘对比剂外渗金黄散+白醋外敷组,在预实验基础上,取大白兔15只,体重2.5-3KG,5只一组.剪去白兔右后腿绒毛,腿中心点为零点,上下每1cm为1个点,计 7点,测量各点净值, 7号注射针头平行穿刺,注300mgI碘海醇8ML与皮下,模拟外渗,按压、止血,测量0小时肿胀值(穿刺点处肿胀–原净值)后外敷处理、固定, 4小时、8小时、24小时,以次测量肿胀值,观察皮肤(纹路、温度、色泽). 结果:生理盐水外渗组:0–4小时零点位肿胀,达8小时完全消退,皮肤完好;碘对比外渗不处理组:4小时逐渐肿胀, 8小时肿胀达高峰,皮肤纹路消退、肢体发凉、色亮,24后小时肿胀渐消退,皮肤见有纹路,色微红. 50%MGSO4外敷组:4小时肿胀明显,皮肤纹路消退、肢体发凉、色白亮, 8小时肿胀未消退, 24小时肿胀略显消退,无纹路,色青红;金黄散+白醋外敷组:4小时逐渐肿胀, 8小时肿胀达高峰,较不处理组轻,皮肤纹路略消退、肢体温凉、色微红,24小时肿胀基本消退,皮肤见有纹路,色微红. 结论:对比剂渗透压和毒性对组织损伤作用.但小剂量对比剂的外渗,可以不做处理,临床观察即可,早期使用50%MGSO4外敷只能使局部组织肿胀更加明显,延长肿胀时间,所以不建议使用.金黄散+白醋外敷组可有效控制外渗的肿胀程度,加快恢复.肿胀高峰期约在8小时左右,有利我们对外渗的评估.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胫腓骨复杂、多段骨折处理方法,对应用交锁髓内钉辅助小钢板技术在治疗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自2006年7月至2013年10月,本组胫腓骨多段骨折患者27例,男21例,女6例,年龄17~73 岁,平均32岁。交通事故伤16例,高处坠落伤7例,其它伤4例。胫腓骨骨折按A0分型:C2 型22例,C3型5例。
Objective: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21 cases of spinal orthopedic surgery patients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 result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1 to 2016 to probe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
目的 介绍1例双膝完全离断再植成功,并行足部功能修复临床效果;及术后4年随访双下肢功能恢复情况,阐明大肢体离断再植的可行性.方法 2010年5月收治1例20岁男性患者,被约0.9cm钢筋缠绕勒伤致双膝部完全离断,伤后约4h后由其他医院转入我院,检查:体温36.1℃,脉搏122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92/56mmHg(1mmHg=0.133kPa).
目的 探讨在关节镜下运用LARS人工韧带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2 月-2016年2月于我院运用LARS人工韧带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3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23~51岁,平均36.5岁.
目的:探讨减重步行训练对腰椎髓核摘除术后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61例行髓核摘除术的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34例,年龄21~69岁(平均49.8岁),其中男21例,女13例,L4/5椎间盘突出14例,L5/S1椎间盘突出20例,所有患者均为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合并腰椎滑脱或腰椎失稳症,所有患者均行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术后第一天行腰背肌及双下肢行等长肌
目的:在酰胺质子转移成像图像引导下,对恶性胶质瘤术后疑似复发的患者进行立体定向活检,评估APTw成像鉴别恶性胶质瘤肿瘤复发和放射性坏死的价值. 方法:收集21例经行手术切除术、术后标准放化疗后怀疑恶性胶质瘤复发的患者.患者经3.0T MRI上行三维APTw全脑扫描及常规序列扫描,扫描后7天内应用神经导航定向系统介导立体定向活检术.临床医师术前优先参考病灶的APTw和T1w增强图像标记ROI为活检目
目的:探讨卵巢良恶性肿瘤的CT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和了解。 方法:对我院2013--2015年50例经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的CT,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浆液性囊腺瘤12例,粘液性囊腺瘤8例,交界性肿瘤1,囊腺癌13例,成熟畸胎瘤8例。恶性畸胎瘤3例。性索间质瘤5例。 结论:CT已经成为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的手段。
目的:探讨在自由呼吸下,双源CT大螺距肺部扫描是否能够使图像质量满足临床应用及诊断要求. 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60名患者(A组30人,行胸部平扫+增强扫描的患者;B组30人,行胸部平扫的患者),所有扫描均在一台128层第二代双源CT上进行,俩组均打开CARE Dose4D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重建方式采用迭代技术,strength:3.A组在自由呼吸时选择Flash Spiral模式行螺距为3.2
目的 分析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探讨合理的操作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CT引导下应用18 G或21G切割针对240例患者行肺穿刺活检,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与病灶大小、穿刺胸膜次数、穿刺时间、病灶深度、病灶周围炎症、慢性肺部病变等因素相关性。 结果 活检后24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出血51例(占21%),气胸43例(占18%),41例出现针道周围渗血(17%),10例出现痰中带血(4
目的 :利用64层MSCTA观察统计并探讨正常肝静脉各影像解剖参数特征,评价MSCTA各三维重建方法对正常肝静脉系统的显示效果. 方法:回顾性收集100例应用GE lightspeed VCT 64层螺旋CT行腹部CTA的检查者,利用后处理技术,MIP及VR进行肝静脉血管成像,观察肝静脉分型、肝短静脉支数、肝右后静脉的支数及分布位置,分别测量各血管起始部的最大管径等影像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