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X射线衍射对左冢墓地青铜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其锈蚀产物主要为:Cu2O、SnO2、PbCO3、PbSO4·4PbO及SiO2.结合金相分析可知,经锻打加工后,青铜器抗腐蚀性能得到提高;
【机 构】
:
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合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武汉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合肥;中科院研究生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北京
【出 处】
:
中国第八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暨全国第九届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X射线衍射对左冢墓地青铜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其锈蚀产物主要为:Cu2O、SnO2、PbCO3、PbSO4·4PbO及SiO2.结合金相分析可知,经锻打加工后,青铜器抗腐蚀性能得到提高;表面存在‘锡汗’现象的青铜器也比较耐腐蚀;左冢青铜器优先腐蚀α相,属于第二类腐蚀;δ相在此类腐蚀环境中比较稳定,抗腐蚀能力较强.拉曼光谱对几件九连墩青铜器锈蚀分析表明,其锈蚀产物有CuCO3·Cu(OH)2(绿铜矿)及2CuCO3·Cu(OH)2(蓝铜矿).探讨了以上青铜器的锈蚀机理,并与发掘前青铜器保存状况做了对比分析,揭示出O:、CO2、H2O等是促使青铜器进一步锈蚀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保护此地青铜器的方法.
本文利用X射线衍射(XRD)及拉曼光谱(Raman)等分析方法,对几件楚国青铜器的锈蚀产物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其锈蚀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方案.现将结果赘述如下.
其他文献
广西宁明花山岩画是战国至东汉时期壮族先民骆越人巫术活动遗留下来的遗迹,其规模宏大,场面壮观,图像众多,是广西左江岩画的典型代表,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花山岩画在经历
地层学和类型学是考古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考古类型学主要解决考古遗存(如出土遗物等)的具体年代学问题及其变化规律.利用正面投影、中心剖面等绘图手段将出土遗物三维空间,转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在考古中的应用也逐渐得到考古工作者的接受.不应用或不会应用计算机处理考古资料,已不适合当今考古工作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在考古资料采集、整理
利用X射线荧光能谱和化学定性手段分析了安徽霍山县戴家院遗址木器表面析出的蓝色物质.结果表明,蓝色物质为亚铁化合物,表面覆盖的黄色物质三价铁的化合物,其形成过程与木材
考古、地质、古生物界的部分专家认为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的地层属海相地层.采用全谱等离子发射光谱(ICP)和离子色谱(IC)检测跨湖桥遗址古木、土壤、水体试样中与海水关系密切
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在古气候、古环境研究中发挥了其它研究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传统的第四纪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方法相比,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在古环境、古
本文在分析河南郑韩故城出土的青铜器物及冶铸作坊遗址的基础上,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探讨了这些青铜器物和冶铸遗址所反映的郑国和韩国的一些社会状况.
陕西地区的青铜器资源丰富,尽可能多的提取青铜器包括的历史信息是现阶段的工作重点之一.基于上述目的,本文拟将陕西六个地区的古代青铜器残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等离子体质谱
本文利用现代电子显微镜等材料分析测试技术,从材料科学的角度对湖北枣阳九连墩楚墓中部分青铜器残件的显微组织特征、合金成分、显微硬度等进行了较系统和全面的对比分析和
经仔细研究发现,被认为是失蜡法工艺铸造的曾侯乙尊盘和淅川下寺铜禁的青铜部件上有明确的范缝、浇口和其它范铸工艺的特征.经过我们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我国青铜时代有系统而